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王红心:一名警察的“志愿”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 2018-08-30 09:25:09

 

[阅读提示]

她,28年来,帮教失足青少年200多名,还帮助过数不清的孤儿、贫困儿童、留守儿童。

她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成立“红心志愿服务协会”,凝聚社会各界爱的力量,帮助贫困学生600余名,并先后组织助学、普法等活动200多次,捐助款项100余万元,扶助困难群众5万余人。

她叫王红心,是沧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名警察。这些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提起这些荣誉,王红心说:“帮助别人,我感到很幸福,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走进孩子心里,

解开他们心里的锁

王红心:一名警察的“志愿”生活方式

在保定阜平,王红心抚慰贫困学生。  李学玲摄

记者面前的王红心,一头干练的短发,面带温和的笑容。提及对失足青少年的关注,还得将时针拨回到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1990年,王红心被分配到沧州市新华区公安分局,不久调到预审股成为一名预审员,接触未成年人犯罪的案子成了家常便饭。办案过程中,她不仅调查犯罪事实,更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及心理问题等。

王红心发现,一些青少年因辨别是非能力差,或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出现盗窃、伤人等行为,被抓后心里阴影很难根除。于是,她主动和孩子们面对面谈心,送上关爱。

1996年,王红心被调到沧州市公安局,不直接办案了,但她关注失足青少年的习惯保留了下来。“我想走进这些孩子的心里,解开他们心里的锁,让孩子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想办法给孩子们多留点精神财富。”王红心说,从那时起,她树立了一个小小的信念,要把帮助这些孩子当成分内事。

2006年,南皮县一个13岁的少年,因家庭矛盾杀死了自己的亲人,被处收容教养3年,送到了位于保定的河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王红心第一时间关注到这个孩子,随后又赶到保定,坐到了孩子面前。“这个孩子很聪明,他曾经的愿望是上大学。案件发生后,他一直想以死来赎罪。”王红心回忆说,“那时我定期去看他,和他谈心,尝试打开他紧闭的心扉。孩子生日我买了蛋糕,陪他一起过。”

在她的关爱下,这个孩子提前220天解教。回到沧州,王红心又四处奔波,为他找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得知他还想读书后,又帮他联系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上海一家酒店的冷菜主管,他给王红心发来短信:“妈妈,谢谢您,我现在很好。”

王红心有一个习惯,定期去看望失足青少年。如今,得到她帮教的失足青少年已有200多名。王红心用母爱温暖着这些孩子,帮助他们重塑人生,用她的话说:“我不是又多了好多孩子嘛。”

在王红心办公室的一角,一摞厚厚的本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16本厚厚的剪贴本,装满了王红心所说的“精神财富”,这些内容有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的,有心理健康辅导的,有德育教育的。

王红心说,她发现帮教失足青少年是远远不够的,她还要做一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从源头上来防止青少年犯罪。

从2003年起,王红心主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讲法治安全内容,讲感恩励志内容。到目前,王红心走进了沧州20所中小学。“红心阿姨讲的都是社会实例,我们爱听,每次我们都抢着读阿姨剪贴本上的内容。”沧州市迎宾路小学学生马翔清告诉记者。

“我做的都是小事,收获的却是满满的感动。我就是想给孩子们留点精神财富,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王红心不仅关注失足青少年,还关注孤儿、贫困儿童、留守儿童。

在沧县刘家庙乡,李蕙伶7岁时父母双亡,留下她和弟弟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2008年,红心妈妈得知情况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望我们,给我们带来衣物、书籍,鼓励我们努力上进。”李蕙伶说,“去年,红心妈妈还帮我找到了一个见习岗位。她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们。”

2014年1月,王红心又建立起“守护童年”红心警务站,并开通服务热线,为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指导、医疗援助、心理援助、法律援助等。

这么多年来,王红心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在这些孩子心中,她早就是那个称职的“红心妈妈”了。“看着孩子们在我的陪伴下慢慢成长、变化,我感到很幸福。”透过眼神,记者仿佛感受到王红心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成立志愿者协会,

凝聚爱的力量

王红心:一名警察的“志愿”生活方式

王红心为实验小学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李学玲摄

王红心做的好事很多很多,她让志愿服务融入自己的生活。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王红心也在思索,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是不是有什么路子可以将这些爱心凝聚到一起。

2010年,她组建了“红心志愿服务队”,并首先选定在沧县仵龙堂乡走访慰问贫困生,当时服务队有30多名成员,6名贫困生与志愿者结成了对子。

2014年,“红心志愿服务队”注册为“红心志愿服务协会”。目前,会员已由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王红心带领志愿者们走贫访困,不仅为他们带去物质上的支持,更带去精神上的鼓励。

志愿者金洪松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帮助,从2014年开始,“红心志愿服务协会”策划组织了“爱心助学万里行”活动,志愿者们走出沧州,到石家庄平山、张家口沽源、唐山迁安等地去帮助贫困孩子。

今年7月7日,52名志愿者在王红心的带领下,经过5个多小时颠簸的路程,到达了保定阜平台峪乡。他们为当地孩子们带去资助金和书包、文具、书籍、衣服等物品,并走访了5户贫困学生家庭。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们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金洪松说,会长王红心当天下午匆忙赶回沧州,她要回去与新疆轮台来的19个孩子见面。

提起与新疆轮台孩子的结缘,王红心说那是今年1月。当时,她作为十九大代表,到新疆西部的轮台县宣讲十九大精神。宣讲结束后,她来到儿童福利院,“那些面庞太可爱了,也成为我心里的一个牵挂。”

当时临近春节,为了能给儿童福利院的120名孩子送上一份温馨的春节礼物,回到沧州,王红心联系了当地一家纺织品公司,为每个孩子送去一套帽子和手套。“孩子们拿到帽子和手套后都很高兴。”轮台县儿童福利院院长阿孜古丽·热合曼说,这些御寒保暖用品和来自远方的关爱,使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了温暖。

从那之后,王红心萌生了让新疆孩子来沧州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她带领志愿者们经过多方协调沟通,今年7月8日,举办了“沧州·轮台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19名来自轮台县的小学生,观看了吴桥杂技,参观了马本斋纪念馆、沧州市规划馆等展馆,还在黄骅港看到了大海。

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轮台县师生代表来到沧州市运河区迎宾路小学,马翔清和迪力夏提·艾散等两地19对小伙伴,在众人的见证下走上舞台“手拉手”结对子,从此成为好朋友。

“看着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跨越相隔三千多公里的轮台和沧州牵在了一起,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是幸福的。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新时代的中国梦应该是什么样的。”王红心开心地笑了。

王红心和志愿者在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很多人有落户难的问题。在新华区小赵庄乡万庄子村生活了20多年的杨之玉老人,自重庆市梁平县礼让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改嫁到沧州,一直没有户口。王红心和志愿者们了解情况后,经过4个月的周折,为老人办好了户籍。老人感动地说:“多亏了红心这闺女,让我不再是黑户了。”

这些年来,王红心先后为60多名群众解决了户口难题。

“红心志愿服务协会”自成立以来,帮助贫困学生600余名,先后组织助学、普法活动200多次,捐助款项100余万元,扶助人群达5万余人。

带动更多人,

让爱与温暖传递下去

王红心:一名警察的“志愿”生活方式

六一儿童节,王红心(左二)及志愿者们为贫困学生送上节日的祝福与礼物。  李学玲摄

王红心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习惯,她的行动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有时候王红心会接到电话,对方上来就说:“王大姐,下次您再去帮助贫困孩子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一起去?”

“一次,王姐搭我的车去看望贫困老人,她不嫌脏,不怕累,帮老人换煤气罐,一下把我感动了,我当时就成了王姐的队员。”协会志愿者、出租车司机邢涛说。

“红心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有些就是协会帮助过的人,他们在走出困境后加入协会,希望把爱和温暖传递得更远。

“今年举办‘沧州·轮台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志愿者叫石群明,他刚结婚4天,听说这个活动后,马上就赶了过来。”王红心说,石群明一家曾是“红心志愿服务协会”的帮助对象,他老家在河间,现在在青海工作,是一名医生。

记者拨通了石群明的电话,石群明说:“2013年,我姐姐离婚带着孩子在娘家生活,没有工作。父亲有病不能干体力活,我当时刚大学毕业,在青海支医没有收入,家里生活很困难。王姐了解情况后,带着志愿者来帮助我们家。我特别感动,后来加入‘红心志愿服务协会’,一有假期我就从青海赶回来参加活动。”

在跟随王红心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石群明被她的真诚感动,也懂得了帮助别人并不单单是送钱给物,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帮扶,给别人带来温暖,带来希望,鼓励帮助人们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你帮助别人时,自己是充实的,是快乐的,是不断成长的。”石群明说。

“王阿姨,我想像您一样,考上警校,当一名人民警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志愿者许乙闵将王红心当作自己的榜样,她们家曾经接受过“红心志愿服务协会”的帮助,现在她也是协会里的一名志愿者。

多年来,几乎每个周末,王红心都在访贫问苦、关爱弱势群体中度过。50岁的王红心从警校毕业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用自己28年的坚守,诠释着服务人民的信念与担当。

张立新和王红心同事9年,“我非常敬佩她。她将工作、生活、志愿服务这三者平衡得非常好。她曾经用真情终结了一起40年的上访案。自1949年以来因公牺牲、因公伤残的民警信息,她都非常熟悉。她创新工作方式,母亲节的时候,集结社会各界的力量,一起去看望英烈的家属。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充电。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就像一个陀螺,永远在转动,永远充满能量。”

这些年来,王红心获得很多荣誉称号。提到这些荣誉,王红心笑了:“志愿服务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记者王雅楠)

■记者手记

时代需要崇高精神

王红心:一名警察的“志愿”生活方式

王红心与新疆轮台的孩子们在一起。  李学玲摄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王红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她是孩子们的“红心妈妈”,她是老人心中的“红心女儿”,她是团队队员心中的“红心大姐”。王红心,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始终保有一颗做志愿服务的“红心”。

和王红心交谈,她脸上始终挂着和善的微笑,用平缓的语调聊着志愿服务的日子。说起志愿服务,王红心的两眼就发亮。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王红心的心是随着受助群体的心波动的,聊到受助群体悲伤的时候她湿润了眼眶,聊到帮受助群体解决了难题,她会笑得比谁都开心。

她就是这样,把帮助别人当成分内的事情。

“当然也有累的时候啊,不过很快就会过去。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快乐与感动。”王红心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

做一天志愿者容易,难的是一直做下去,一直保持那份初始的热情。“志愿服务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不从事志愿服务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王红心和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善行从未远去,温暖就在身边。

古语说,“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志愿者是创造幸福的使者,如果大家都成为美好生活的缔造者,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

当然,从事志愿服务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身边事做起,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只要心中装着爱,处处时时是志愿。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王红心一样,加入到志愿者行列,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志愿服务的意识。他们中有学生、职员、干部、老板,他们从事各类志愿服务,尽自己一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志愿服务,正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时代需要崇高精神,社会发展需要携手互助。让我们从点滴做起,让志愿服务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让这个社会在奉献和关爱中更加美好和幸福。  (文/记者王雅楠)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站前街6号

    汇文大酒店商务楼23层

    邮编:050011

    电话:400-6020-699

    传真电话:0311—87865622

    邮箱:zyfwgz@126.com

    户名: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开户行:民生银行石家庄维明大街支行

    账号:100301440000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