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张大诺:敢想,梦才能实现
发布时间: 2014-01-23 08:00:02

   

    和一般残疾人只能做纯体力活相比,张大诺(左)更希望找到有开拓性、有附加值的技能让他们学习。

  姓名:张大诺
  年龄:40岁
  籍贯:黑龙江哈尔滨
  职业: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培训导师,北京西城区生命关怀(临终关怀)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
  梦想:帮助残疾学生出版40本约500万字书稿,让所有的残疾孩子都有一本相伴一生、温暖一生的书,让书中的勇士告诉他:孩子,你的痛苦我都懂,你的磨难我都经历过。同时,我想让残疾人知道,他们同样拥有尊严、力量,同样可以欢乐以及幸福。
  做率先幸福起来的人
  人这一辈子需要有一个地方,无论你遭遇什么事情,只要到了那个地方,就会很快乐。我想,它百分之百是你梦想所在的地方,于我而言,就是做和公益有关的事情。
  有两种人比较受关注,一种是率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另一种是率先幸福起来的一批人,我想我是后一种。我寻到了这个能让我幸福的梦想。
  最幸福的职业是,第一你特别喜欢,第二也能帮助很多人,第三是具有挑战性,一般人觉得,帮助别人没什么难的,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真要想惠及人群很多,程度很深,要遇到的困难就会很多。
  上学时就爱管闲事儿
  我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闻梦想,第二是公益梦想。我妈说,在我出生之前,埃德加·斯诺刚去世,她根据报纸上的报道,给我取了“诺”这个字,那个时代用这个字的人很少,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我妈说埃德加·斯诺是一个伟大的记者,又讲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我大概也是从那时起,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新闻梦,就是像埃德加·斯诺那样,当一名记者。
  高考报志愿前夕,我们学校一个高二的学妹得了尿毒症,需要换肾,学校组织捐款。我那时也好管闲事儿,觉得我们捐的钱可能不够,就去找那个女生班级的团支书,建议我们应该发动全市捐款。团支书说:我们就捐捐款,买些礼物去医院慰问一下不是挺好吗。我从他那灰溜溜地回来后,找到我们班的班长和团支书,他们一听我的计划还挺激动,我们仨就到另外一个高中倡议捐款,那个学校的老校长还问:你们就这么自己来了?
  后来,我们又去了报社,第二天日报报道了这事儿,紧接着电视台等很多媒体跟进,最后全市真的捐了二十多万,成功给这女孩换了肾。
  自那以后,我更加清楚新闻梦想的作用,立志非记者不当。高考填志愿时,三张表15个学校专业,我填的都是新闻系,无奈那年黑龙江大学取消了新闻系,我上了中文系,我苦闷的是,中文系出来并不一定能当记者,一个同学说:我认为如果只有10%的几率,你也会是成功的那一个。这句话对我影响非常大。
  做公益是天性使然
  毕业后,我进入《黑龙江广播电视报》,正式成为一名记者,愈发痴迷于公益报道。领导发现我这个特点后,分给我一个学生版,我做起这个更加得心应手,因为它不要求新闻点、冲击力。
  我根据很多孩子的具体问题设置系列报道,最让我吃惊的是关于“轻生”的话题:你有过轻生的念头吗?面对轻生念头你会怎么办?我收到两三百封稿件,各种轻生念头触目惊心。有一个孩子说,自己和父母发生矛盾,已经坐到五楼窗台上了,他就想看看妈妈进门是否先到他的房间来看他,如果不先到,就跳下去,幸好他妈妈先进了他的房间。
  多数人是写怎么走出轻生,但有一封信,没有班级和姓名,只有学校,她写的是不想活了。我决定要找到她,帮助她。我去到女孩所在的学校,由于信的内容属于隐私,不能公开,我就刻意拿着这封信在校园溜达,准备走时,一个女孩追出来,说是她写的信。
  和她聊过之后发现,都是很小的事。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不怕累,给自己增加很多工作量?其实,我也没办法解释,我觉得这就是天性。做任何一项公益,我常常能切身体会到他们的痛苦,想像如果他们是我的孩子、母亲、爱人,会怎样?每次想到这,就不能不去帮他们
  做公益让我从绝望中走出来
  2003年央视招节目策划,我成功应聘到了北京。没想到刚实习不久就赶上了“非典”,我失业了,很多部门都不招人,尤其新闻口,别说实习的,一线的都裁了一半。
  当时租住的一居室没有暖气,我想着有空调应该也还好,等冬天真正来的时候,我的卧室26摄氏度,走廊零摄氏度,卫生间和厨房零下10摄氏度。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在厨房里烧一壶热水,让热气散一散,屋里能暖和点儿。
  那天晚上八点多断电了,空调不能用,我买了六个热水袋放被窝里,想着千万别醒。结果半夜三点多还是冻醒了,屋里不能待,我打车到附近的麦乐迪暖和了两个多小时。
  那一天,我百感交集。在哈尔滨时,有工作,有房子,受人尊重,挣得也不少,整体非常舒服。现在沦落到这一步,非常迷茫。
  然后脑子里突然产生一个念头,既然什么都做不了,不如就去做志愿者。2002年我曾做过一段时间的高龄老人临终关怀,那时就知道北京有一个做临终关怀很有名的地方,叫松堂关怀医院。
  我找到医院,第一天做完出来时,突然觉得内心的压抑一扫而空。那一瞬间明白了两点:可能我不仅仅有纯粹的新闻梦想,我希望利用这个新闻平台做更多的公益事情;第二点是,做志愿者能让你在特别绝望的时候充满生命的价值感和幸福感。那时特别感动于自己当初选择了这么个爱好。
  敢于把梦想定得很大
  2004年,我考进了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但从2008年开始,我因为要义务电话指导全国近四十位残疾学生创作长篇励志自传,在年末辞掉了工作。
  自从1996年帮第一个残疾人学生张云成出书后,我意识到可以用他们的坚强故事感染更多的残疾人。大部分残疾学生都没上过学,或者只有初中学历,我经常要从如何造句、使用标点等基础教起,为提高效率,我经常四部电话同时工作。每天六点多起床,周末不休。
  梦想首先要敢想,继而制定具体计划,才能保证不半途而废。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做公益这么多年,实际上从2003年以后,我只要做了,最终目标一定是非常宏大而且具体的。
  比如指导残疾人写作,我的目标是五百万字书稿;同时为他们寻找30到50种就业途径。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系领导组织了15名学生,义务指导残疾人发声技巧。和一般残疾人只能做一些客服、开网店等纯体力活相比,我更希望找到有开拓性、有附加值的技能让他们学习。
  当你把梦想定出具体的计划,就和做一个工程或者创业一样。可以做的事情太多,没有多余的时间徘徊。(记者 王文韦)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师范街75号省直机关民心广场办公楼2200室
    邮编:050011
    电话:400-6020-699 
    传真:0311-87801251
    邮箱:zyfwgz@126.com
    户名: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开户行:民生银行石家庄维明大街支行
    账号:100301440000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