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志愿服务重点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 2014-01-23 08:00:02

   

  第一章 构建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机制
  志愿服务活动规模宏大、参与面广、社会性强,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核心领导。通过多年的运作、发展,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该市充分利用市文明委的强大社会号召力和组织推动力,逐步建立起“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协调、总会自主运行、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1.1 文明委统一领导
  志愿服务是需要全社会参与、又造福于全社会的事业,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够健康发展,不断繁荣和兴旺。无锡市的志愿服务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实行由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简称“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的统一领导,主要的作用就是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这种领导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宏观方向性方面的指导。市文明委统一制订志愿服务的发展愿景和总体规划,对重大战略性工作进行领导和协调。近10年来,该市历任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兼任市志愿者总会名誉会长、会长。二是具体操作性方面的指导。市文明委每年制定工作意见,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关要求,对全社会提出相关倡议,努力为志愿服务工作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成长空间。同时,每年对优秀志愿者、组织者和各类志愿服务基地、品牌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引导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1.2 文明办牵头协调
  为加强志愿服务的协调与统筹,避免多头领导造成相互冲突与资源浪费,无锡市以文明办为协调核心,首创了“文明办牵头协调”模式。文明办作为文明委的日常工作机构,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志愿服务工作在文明办主管下统筹整合全社会志愿服务资源是切实可行的,通过统筹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工作,健康、有效地推进了志愿服务活动。当前,江苏省正在全省力推这一模式。实践中,无锡市文明办与市志愿者总会秘书处合署办公,研究分析、统筹推进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市文明办主任兼任总会秘书长。
  1.3 总会自主运行
  2000年,无锡市成立了全国地级市中首家志愿服务社团法人——市志愿者总会。市志愿者总会在市文明委的指导下,依照《无锡市志愿者总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作为全市性最大的志愿者团体,无锡市志愿者总会在各市(县)、区及各有关系统、行业、部门、高校设立志愿者分会,各分会在总会领导下,负责所在领域志愿服务活动的统筹、协调。无锡市志愿总会建立完善了由会员大会、理事会、联席办公会、联络员工作例会等组织制度,坚持每年召开座谈会、组织调查研究,系统形成明确的志愿服务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规范有序地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工作。
  1.4 部门齐抓共管
  无锡市实行志愿者总会理事会制度,由文明办、民政、教育等党政部门,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城区和在锡高校组成的理事会联合参与、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展所长、相互配合,各级文明委统筹协调,文明办负责牵头,抓好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机关党工委、教育、民政、公安、司法、文化、环保等党政部门,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等群团组织,则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研究实施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努力形成了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志愿服务的工作格局。
  1.5 社会共同参与
  无锡市积极引导社会各机构、各行业、各领域热忱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当中,推动实现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NGO组织纷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市已建成24支一级志愿者服务队,600余支二级志愿者服务队,3000余支基层志愿者服务队以及2300多个服务基地。无锡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全面拓展,志愿者精神深入人心,志愿服务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1.6 政策支持激励
  志愿服务是一个长期话题,奉献性很强,如果不给予一定的激励,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很有可能会面临志愿者队伍日益萎缩的尴尬局面。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及志愿服务持续发展要求的角度出发,无锡市建立起多项政策性激励措施,把社会志愿服务与学生成长、人员就业等方面尽可能挂钩起来,以激发公民投身社会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动力。一是强化志愿精神,抓好自我激励。加强以“服务社会、弘扬新风、帮助他人、完善自我”为核心的无锡志愿文化建设。经常组织开展志愿者宣誓、授旗、征集志愿服务感言、向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等形式活动,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实施星级评定,抓好组织激励。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建立以服务时间和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志愿者组织依据志愿者年累计服务时间100、200、500小时,分别授予其一、二、三星级荣誉称号,并由市志愿者总会在每年三月份“无锡志愿者活动月”中择优表彰。三是挂钩文明创建,抓好社会激励。2002年起,无锡市将各地区、行业、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评范畴。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优秀志愿者,建立起志愿服务与社会认同相对接的考评机制。同时,无锡市还积极探索建立无锡志愿服务基金,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个人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资助,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激励机制。
  第二章 完善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
  机制建设是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无锡市准确把握志愿服务工作的特点与规律,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谋求志愿服务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1 抓好实践基地建设
  阵地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无锡市明确建好阵地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各类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建设。坚持从硬件配套、软件保障两方面入手,切实抓好以图书馆、社会福利院、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等单位为主体的“社会公益服务机构志愿服务基地”,以火车站、汽车站、市区主要交通路口为主体的“文明交通道德实践基地”,以园林公园、景区景点为主体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基地”的提档升级。着力建好市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选好配强工作力量,添置必要办公设备,使之承担起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信息发布、人员招募、协调联络职责。会同江南大学共同推进市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建设,汇编具有无锡地方特色的培训教材,落实师资常年对志愿者进行滚动式培训,着力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的能力水平。抓好社区、乡镇志愿服务站建设,积极争取规划、建设、民政、财政等部门支持,把社区、乡镇志愿服务站的科学规划和合理设置列为社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综合考虑人口、区域面积等因素建立相应数量的服务站,明确专人负责,加强日常管理。发动省、市级文明社区、村镇率先建立志愿服务站,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市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立集组织、协调、实施功能为一体的志愿服务站,使社区、乡镇志愿服务站成为承载志愿服务功能的主平台、展示志愿服务成果的主窗口。此外,无锡市正积极推进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不断提升阵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2 构筑招募管理平台
  当前,我国大部分志愿者组织在新成员招募时没有资格上的限制、甄别和确认环节,招募新成员时程序简单化,忽视了对成员能力的要求,也没有给志愿者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评价。新志愿者与资深志愿者没有什么区别,普通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也没有什么区别。无锡市坚持从我市实际出发,创新招募工作,规范日常管理,构建起劳务奉献、智力服务、应急援助“三大类型”志愿者队伍。一是抓好网络招募。自行研发国内首创的网上“志愿者活动电子信息系统”,通过这一平台,全市26万人成为注册志愿者,占城区常住人口总数的10.9%。开通“无锡志愿者服务热线”,创建“无锡志愿者网站”,搭建志愿服务的信息网络交互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自觉、自愿投身志愿服务。二是抓好站点招募。在市图书馆、火车站、在锡高校等场所建设一批实体化志愿者招募窗口。依托“市总会、县区及条线分会、基层团队、各类服务基地“四级网络”招募志愿者。三是抓好应急招募。近年来,市志愿者总会根据城市发生雪灾等自然灾害、举办大型赛会、出现血荒等紧急状况,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面向社会发布信息,招募专业、专项志愿者达10.7万人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的有效对接。四是规范日常管理。加大对注册志愿者的资格审查力度。对那些不能够履行服务承诺、达不到志愿服务时间以及因其它原因不能再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要取消其注册资格。着力提高各级各类志愿者团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水平,推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运转能力、工作协同配合、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团队。
  2.3 建设志愿服务队伍网络
  无锡市志愿服务队伍网络日益壮大。全市现有注册志愿者26万人,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家庭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部队志愿者和外国友人志愿者,以及治安、环保、卫生、计生、文化、旅游、法律、科普、红十字会等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队伍结构从原先较为单一的青年志愿者延伸拓展到社会各个层面和行业条线,覆盖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岗位,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
  2.4 导入品牌管理理念
  无锡市积极导入品牌管理理念,坚持以打造工作品牌牵引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扩大志愿服务影响。一是打造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品牌。2002年开始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工程”已有60余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在“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中,无锡组织志愿者在节假日到全市220个“文明交通道德实践基地”、“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志愿服务。二是打造扶危济困志愿服务品牌。2000年起,每年一度的“关爱生命,人道万人捐”、“拥抱孤儿过新年”帮困助弱活动,至今已延续了11年。“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利用无锡国家物联网基地的技术优势,为独居、空巢老人安装“一点通”紧急呼叫系统,提供医疗保健、心理慰藉、紧急救助等志愿服务。三是打造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品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期间,志愿者服务时间达10万多小时。在世博会期间,我市组织开展了世博知识宣讲、环境秩序维护、论坛会务接待等八项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无锡火车站、南禅寺广场设立上海世博会“七彩之心”城市志愿服务站,成为全国地级城市中唯一拥有服务站的城市。在上海世博会无锡“科技创新与城市”主题论坛中,志愿者全力参与礼仪引导、秩序维护、外语翻译、站台接送、媒体接待等志愿服务活动,共出动3200人次,为论坛圆满成功增添光彩。四是打造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志愿者爱心车队”、“市民巡访团”、“欢乐义工”、供电“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国际友人志愿服务团等在内的一大批特色专业志愿者团队品牌,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展风姿的生动局面。良好的工作品牌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爱心车队”和“市民巡访团”被省文明委评为省十大优质服务品牌和“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文明交通工程”入选中央文明委“精神文明创新活动100例”汇编。
  2.5 开展评先创优活动
  无锡市将各地区、行业、部门、单位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机关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考核范畴;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完善服务时间、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对志愿者工作完成情况实施量化评价。连续八年组织开展三月份“无锡志愿者活动月”活动,抓住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每年评选表彰百名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和50个先进集体。通过对志愿者服务经历的认可和表彰,激励引导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2.6 加强舆论氛围营造
  无锡市切实加大对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服务行动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事业,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好事,进一步促进良好文明风尚与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一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广泛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开辟“志愿者风采”、“锡城帮帮团”专栏专题、刊播公益广告、刊发评论感言,大力传播志愿知识,普及志愿理念。在市主要新闻媒体上开展“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志愿者心得征集活动,组织志愿者撰写心得体会,用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弘扬志愿精神,使之深入人心。二是加强志愿文化建设。组织聘请热心公益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无锡志愿者形象大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无锡志愿者之歌,设计制作无锡志愿者形象标识,精心创作、编排反映志愿服务活动的文艺作品和节目,生动形象地诠释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三是营造志愿服务环境。积极开展“泰伯礼让”集体吟诵活动,通过在公园绿地、社区广场、楼院门栋等场所设立志愿“文化石”、志愿标语牌等方式,使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充分利用市民学校、职工学校等基层教育阵地,加大对志愿服务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环境。把志愿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
  第三章 建立志愿服务维护(净化)机制
  志愿服务是一项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高尚事业。随着志愿服务如火如荼地开展,志愿者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志愿群体也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多样性的特点。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志愿活动不相符的情形。为了确保志愿服务阳光运转,维护志愿工作“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建立志愿服务维护(净化)机制。
  3.1 克服形式主义不良倾向
  形式主义在当前社会的广泛存在,对志愿服务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服务社会是志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志愿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不利于志愿服务的推广,损害志愿服务的形象,与公众的良好期待形成一定落差。“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老人一天被服务5次”等情况就是典型缺憾。为了避免志愿服务扎堆,有效克服形式主义,使志愿服务符合社会需求,真正给服务对象更理性、更科学的人性关怀,无锡市坚持“紧密贴近群众需求”的工作方针,实现需求与服务有效对接。一是借助信息技术。无锡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无锡志愿者网”建设,大力发展志愿服务QQ群、手机群等,通过短信、网络等途径,不定期调查统计志愿服务需求,摸清需求重点,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快速对接。二是搞好项目规划。市志愿者总会建立完善了联席办公会、联络员工作例会等组织制度,坚持每年召开座谈会、组织调查研究,在深入调查社会需求和志愿服务意向的基础上,根据无锡城市发展阶段性目标和任务,认真搞好志愿服务项目的论证和设计。
  3.2 弱化商业名利化的影响
  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不求物质利益的公益性行为,具有不计名利的特点。从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角度来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目的当然越纯越好,越少个人名利想法越好。但是,在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操作中,不可能排除有部分志愿者有个人明确的名利动机。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难以使某些志愿活动完全彻底摆脱商业色彩。从志愿服务发达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看,有名利动机或商业目的而参与志愿服务也很正常、很正当,只要这种动机和目的的实施和实施的结果不危害志愿服务本身,就不应该反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应尽量弱化商业名利化对志愿服务本身的冲击和影响。一是妥善处理工商企业参与志愿服务。从国际趋势看,工商企业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成为普遍现象。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获得企业的支持,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展现企业公民形象的需要。无锡市各类企业众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外资公司设立公益捐助资金,并且主动提供给当地志愿社团服务经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慈善公益资助,为志愿组织提供资源、资金。工商企业参与志愿服务,无锡市一方面抱着欢迎、鼓励的态度进行宣传推广,另一方面加强甄别,划清志愿者服务与商业行为的本质区别,强调志愿者服务是无偿的,而商业行为是为了获得利润,在具体操作中也十分注意防止商业色彩过重的现象。二是加强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的素质建设。无锡市注重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组织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依托行业协会、专门学会和基层宣传教育阵地,对志愿者进行理念、精神、技能和纪律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防止销售保险、传销等形为的渗透。跟踪掌握志愿者接受培训、参加服务的情况,加强志愿者的教育管理,提高他们志愿服务理念和工作能力,真正是为奉献而参与到志愿活动当中。
  3.3 防止宗教敌对势力渗透
  宗教渗透问题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西方敌对势力披着宗教的外衣,以宗教的名义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是非法行为,不仅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对志愿服务工作本身带来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不仅弱化党对志愿服务的领导,而且危害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和服务性。防止宗教敌对势力渗透,必然要求我们做好相应的政治防范工作。一是坚持“文明委统一领导”。无锡市首创的“文明办牵头协调”模式的核心就是“文明委统一领导”。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无锡的志愿服务工作才能够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把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了解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督,提出处理意见。二是推动立法监管。无锡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始终严格遵守《无锡市志愿者总会章程》,按照有关规定有序进行。针对开放条件下抵御渗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使抵御渗透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法制管理,依法保护合法的宗教性公益活动,正确引导境外公益组织、机构开展活动,坚决取缔非法行为。三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志愿者对做好抵御渗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危害性。把有关宗教敌对势力渗透的有关内容纳入到对志愿者的培训当中,使其保持应有的政治警觉性,正确对待和区分敌对渗透与正常的宗教方面的交往。
  第四章 整体推进志愿服务各类活动
  无锡市各级志愿者组织、广大志愿者以“党政关注、群众需要、志愿者能为”为方针,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以提高文明素质为主题的“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项目,以文明创建为主题的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的帮困助弱志愿服务活动,以便民利民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和以服务大型活动为主题的应急突击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累计有390多万人次的志愿者向社会提供了超过78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4.1 “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项目
  为做强“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项目,无锡市深化市民文明道德实践活动,发动志愿者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市民文明公约、行为准则宣传普及,推动文明礼仪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认真抓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全市210个“文明交通道德实践基地”和23个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劝阻不文明行为活动,引导人们在公共场所讲道德、守秩序,至今累计有62万人次的志愿者参与义务宣传和交通协勤活动。积极引导商务、金融、交通、通讯、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和延伸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展示良好形象。
  4.2 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项目
  在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中,无锡市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行动,发动市民群众利用周末等空闲时间,积极参与新村社区、居民楼道、背街小巷等地的环境卫生大扫除。组织开展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巡访、督查活动,八年来累计汇编巡访简报136期,拍摄图片资料23000多张。深化“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工程”,组织志愿者到主要交通路口、公交车站和拥堵路段,维护交通秩序,倡导文明乘车、文明行路。聘请“五老”志愿者担任社会文化环境义务监督员,就近就便参与网吧、荧屏声频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巡访。各市(县)、区组织志愿者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在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秩序维护、“共建生态文明家园”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较好地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4.3 扶危济困志愿服务项目
  无锡市深入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籍、应急救援、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启动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送温暖、解困难,让农民工感受到第二故乡的美好。重视做好关爱未成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教育、法律、科普、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志愿者和“五老”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利用节假日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各类辅导、讲座、咨询服务,积极为他们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努力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在遍布全市的130多家“社区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中心”,数百位志愿者担任义务网管员和上网辅导员,着力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成长环境。我市每年一度的“拥抱孤儿过新年”活动,至今已延续了11年,成为社会关注、群众欢迎的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人道万人捐、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爱心志愿活动蓬勃开展,“爱心车队”、“二泉网络”、“欢乐义工”、国际友人志愿服务团等志愿者团队坚持数年参与扶贫济困、支教助学、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4.4 社区、农村志愿服务项目
  无锡市把社区作为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场所,组织实施“社区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开展社区平安创建、环境保护、便民服务等志愿活动。在社区村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围绕社区公共事务建设,积极参与科普知识宣讲、社区环保、法律援助、治安巡防、就业与再就业指导等志愿服务;围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志愿者到社区担任文化辅导员,利用红歌会、社区文艺展演、“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方式,组织群众学唱红色经典歌曲,弘扬传统文化,唱响正气之歌,大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普及文明创建知识,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围绕便民利民服务,组织医院、供电、电信、银行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为广大群众提供义诊、家电维修、家居设计、书籍推介等服务,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4.5 大型节会志愿服务项目
  大型活动的举办能为志愿服务提供难得的机遇,人们也乐于通过参加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并提高某种技能、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无锡市非常重视重大节会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赛事的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志愿者参与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无锡志愿者在无锡太博会、吴文化节、大运会、灵山世界公益论坛等大型活动中积极参与礼仪引导、秩序维护、会务接待、外语翻译、站台接送等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期间,志愿者出动6000余人次,服务时间达10万多小时。中新社、人民网、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凤凰电视等80多家海内外媒体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受到广泛好评。
  第五章 深化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人口老龄化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成就,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挑战。当我们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会增加社会与经济的压力;但与此同时,老年人亦可以成为社会的人力资源,甚至推动经济发展,可惜后者往往被忽视。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都支持一个观点,即只要国家和地区重视发展和预防性政策,推动健康与积极的老年项目,促使老年人健康、独立和继续有生产力,就可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享受人类最大的成就。 如果老人社会政策和服务系统能够继续发挥创新的尝试,将服务模式作出与时俱进的转型和改革。不断增强对老年人友善的社区环境和设施,正常老化过程可以是健康直到最后一分钟。友善的社区环境和设施既需要硬件投入,软件投入也不容忽视。社会支援体系中正式与非正式同样重要,其中以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代表的志愿者是为老服务志愿者服务支援体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2010年1月开始,在部分全国文明城市(区)和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区)陆续举行“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这既是全社会爱护老人标志性行动示范,同样也是建构对老年人友善环境的重大举措。
  5.1 全省城市空巢老人现状
  “未富先老”、“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与“老龄化速度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三大特点。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预计到2051年,老龄人口将达到巅峰的4.37亿,占总人口的31%左右。如此惊人的数字表明,养老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江苏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省份之一,早在1986年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13年。到2009年底,江苏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58.8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全省老年人口的70%,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82.77万,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4.5%。江苏人口老龄化中高龄和农村老年人口数比重大,并将给江苏老年人养老和长期照顾带来压力。不可忽视的是,随着现代家庭成员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空巢老人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城乡“空巢”老人也日趋严重。其中城市空巢老人占53%以上,农村占40%以上。就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市无锡而言,人口老龄化压力更明显。目前,无锡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89.8万,占城市总人口的19.38%,并以平均每年3.7%的速度递增。而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占50%。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江苏全省及各市区政府和社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5.1.1 空巢老人的概念
  正如上文所言,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以及家庭结构、人口迁移等多因素影响,空巢家庭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许多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随着空巢老人及家庭数诸多,随之必然也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如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疾病照护问题、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空巢老人是老年人群体中一个特殊群体,如何使这部分老人安享晚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关于“空巢老人”概念界定,目前主要侧重于从家庭结构形式及老人与子女家庭居住方式角度而定义。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自某一家庭的最后一个子女长大成人并离家开始单独生活起,就标志着这个家庭生命进入了空巢期。“空巢”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的用词,它说明了似水流年中代际关系的演变突然到了某一个关键时刻——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家庭的代际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就是父母和子女在居住上开始分离。 因此,“空巢老人”主要针对的是老人与子女家庭居住方式而言的。所谓“空巢”就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有学者提出,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夫妇或独自生活的家庭。 在以往的家庭结构中,第一个子女离家到最后一个子女离家往往会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由于独生子女、现代社会方式及人口流动性等多重原因,子女离开父母的时间提前了,情况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往往会产生某些心理失调症状。据相关研究显示:家庭“空巢”综合征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但我们必须注意,空巢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空巢才是大问题。
  前文所言,空巢老人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 至于空巢老人家庭形成原因,有学者提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个人方面的原因。如老人自己希望过独立的生活,在晚年得到更多的自由和自主。另外也有老人对原有生活环境有深厚的感情,不愿离开久居的环境。其二,家庭的原因。如由于老人与子女他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避免矛盾和冲突而选择独立生活。另外,也有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而无力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立生活。还有由于住房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三,社会的原因。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条件的变化,居住理念的革新,子女与老人分开的几率更大了。子女外出求学和工作也影响了父母子女共住的情况的出现。原有的“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观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独生子女政策,婚嫁一方落户造成另一方老人形成空巢。 诸如此类原因所致,空巢家庭成为我国家庭模式新情况,在将来的家庭模式中,特别是老年人家庭类型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
  5.1.2 空巢老人的类型
  空巢老人是对没有子女在身边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形象的比喻。空巢家庭可以细分为以下集中类型:
  第一、纯空巢家庭。指的是单身独居的空巢家庭和配偶共居的空巢家庭。
  第二、准空巢家庭。指的是子女虽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
  第三、短期空巢家庭。这是根据两代人相处的时间进行的分类,如子女上班或出差时,老年父母孤身在家,特别是在老人的健康状况不佳时,家庭实际上就处在一种短期的空巢状态。
  第四、年轻的空巢家庭。只是相对于传统的年老空巢家庭(父母到了老年时子女离开家庭)而言的,由于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不少孩子少小离家外出求学,造成了家庭空巢期的提前到来并是的家庭空巢期延长。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划分法: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无论是何种分类,本质上就是子女短期或长期与父母居住方式的分离。
  5.1.3 空巢老人的特征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空巢家庭虽然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体现了社会发展与进步,但与此同时,也给社会、家庭及老年人个人带来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具体而言,空巢老人遇到的问题或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供养问题。对于那些没有固定收入和养老金的空巢老人而言,传统或法律规定养老责任主体在家庭,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农村老人中,只有2.8%的人(在城市为65%)拥有“退休金”作为生活来源,靠子女供养者占86.1%。在这种背景下,这个群体又要面对子女离乡的新问题。如果说注重经验的传统农业文明的衰落意味着老人地位的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那么,青壮年的大量流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个庞大群体的弱势。依靠子女养老的他们又遭遇年轻一代“孝道”观念弱化的冲击。目前,中国农村依靠土地养老保障和家庭儿女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弱。如果加上空巢老人居住条件差、身患多种疾病、经济收入低,就会造成他们的生活质量不高。对于那些原有经济收入低、医疗需求大、养老负担重的空巢老人而言,经济方面的压力更加严重。
  其次是心理情感问题。“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时下不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他们防范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孤寡、独居的老人很少与社会交往,容易产生无趣、无欲、无助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又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对他们的生命构成了直接威胁,甚至发展为自杀现象。人们一般认为自杀只会发生在面对感情问题、职业选择和生活转变的年轻人身上,其实在美国,老人的自杀率是最高的。研究显示,老人面对老化过程带来的一连串问题,比年轻人在自杀方面更更高危。 但在老年歧视存在的国度中,一般很少会有人会询问或正视老人关于自杀念头或现象。
  一方面老年人存在着这些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许多子女的养老观还是传统的或工作较忙没有时间,并认为父母不愁吃住就没事了,而普遍忽视与老年父母的精神交流和心理慰藉。“父母在,不远游”、“常回家看看”成为流逝的话语和常被提醒流行语。
  第三是疾病照护问题。随着年事已高,健康状况逐年下降,患病率随之上升。“空巢老人”是患病高发人群,常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以上,许多人是多病缠身。另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1.67亿老年人中,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11.4%,他们之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我国有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共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一般来说,在老年人口中,65-74岁为年轻老人;75-84岁为中老人;85岁以上为老老人。相关研究显示,在三种老年人中,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自理比重是不同的。首先,年轻老人的能自理比重较高为97%(60―64岁);95%(65-69岁);91%(70-74岁)。其次,中老人中能自理的比重为86%(75-79岁);75%(80-84岁)。最后,老老人中能自理的比重为64%(85-89岁);51%(90-94岁);45%(95岁以上)。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电子版表4-1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可以推测:不能自理的比重上升,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当高龄空巢老人身体不适或行动不便,需要照料的时候,子女亲友不能及时给予老人照料,会给空巢老人带来极大的生活不便,甚至会引发老人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有学者提出,拥有健康和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从事有意义的活动,有足够经济条件,以及对其社交圈子感到满足的老人,会较为满意他们的生活。 “尽量以家庭为中心强化服务,代理护理院及老年公寓的机构服务,改进在家生活的脆弱老人照料服务范围和质量,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控制服务费用增长。”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供给,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缓解空巢老人困难。
  关于空巢老人面对挑战方面,吴玉认为不断增多的空巢老人正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是生活保障。主要是经济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任务,目前的新农保水平还太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空巢老人将不再是贬义词,而是意味着有房、有独立经济能力、有单独的生活空间、生活质量更高,这部分人的经济保障不是问题。因此在这方面,我们更应该关注广大农村的空巢老人。
  二是日常照料服务。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这是当前应对老龄化的核心问题。目前的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比如养老护理员,全国只有2万多人,而实际需求接近千万。对为老服务工作者有针对的进行老年学训练,将是他们能够为老年顾客提供合理和适当服务的基础。
  三是精神慰藉。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务员,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较少。对此,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指出:“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是‘空心’。对于城市、农村较富裕地区的老人来说,他们最主要的需求是精神慰藉服务。”他说,所有老人都需要精神慰藉,空巢老人可能更加明显一点。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由政府、社会、家庭来共同解决,不是哪一种单独的力量能解决的。
  面对人口老化和长寿的现象,我们社会需要一群认识及懂得老人生理、心理和是支援系统的专业人士共同合作,并与老年人一起为这个年龄组别的人士设计和发展计划及提供服务。大部分老年学的研究都显示:老年人若能够有计划地生活,继续参与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活动,并与家人或朋友相交流,对他们的身体、智力和心灵健康都有益处。 因此,在老年工作服务过程中,无论是专业工作者还是老人志愿服务者,都要对此给予警觉。只要社会给予社会政策和服务鼓励老年人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他们完全可以享受晚年的美好生活。
  5.2 当前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成效
  面对人口老龄化,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于2009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的当天,在江苏省南京市、贵州省贵阳市、甘肃省兰州市同时举办“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在全国组织开展的“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帷幕。这项活动也是认真落实或实施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重要举措。该行动宗旨和目标就是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特别是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志愿者,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从2009年12月份首次启动到2010年4月份,已经陆续进行了三批,在全国多数省市区开展,取得良好实效。
  5.2.1 各级文明委、志愿者组织普遍重视
  在“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启动城市,文明委和志愿者组织普遍重视,就江苏省而言,全省各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在全市部署开展敬老爱老系列活动,着力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无论从志愿服务计划或策划安排,还是在志愿服务行动方面都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成果。结合全省各城市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情况或计划可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计划周密、完善有序。无论从计划制定还是组织而言,各市都准备充分、深入、细致有序。即从调研入手,明确老人志愿服务需求;又从空巢老人关爱志愿组织建设角度出发,建构“空巢老人爱心关怀服务联盟”;最后,还从环境氛围建设出发,营造有利尊严爱老助老的环境支持的理念和氛围。
  第二,活动设计多样,目标准确。如无锡市举办情系百家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慰问活动;南通市的创设平台,丰富空巢老人业余生活,推广“爱心邮路”典型经验,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月,校居共建等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支援服务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内容丰富。各市为了保证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情况有序进行,除了从制度和活动进行规范之外,还加强了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方面工作。如南京市的评选表彰关爱空巢老人的优秀志愿者、设立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示范点。苏州市的全面健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网络、着力完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南通市的建立健全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扬州市开展“关爱行动”志愿者招募,持续壮大志愿者队伍、组织“关爱行动”志愿者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制定全市志愿“关爱行动”工作激励表彰办法、建立全市“关爱行动”志愿服务工作台账与开展“平安夕阳”志愿者应急救助培训等。
  5.2.2 关爱形式多样,敬老爱老渐成风尚
  社会的发展伴随带来人口的流动和迁徙,村县人口奔往城镇,小城市人奔向大城市,因此空巢老人无疑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产物。“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在崇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下,家庭、老年人自身、社会应该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空巢老人这一现实状况。开展“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是造福社会的德政工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还是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基础工程。就江苏全省而言,从去年至今,已经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众多关爱行动,敬老爱老渐成社会风尚。  结合各市区开展的城市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情况可知:各市、区县文明办已经把这项工作摆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并进行了精心筹划、周密安排。通过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通过节日宣传、制度建设、经济援助、社会倡导等多种形式,这项服务行动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5.3 目前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主要内容界定与成果总结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空巢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一个新问题。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标明确,要求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并提出百万空巢老人支援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是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特别是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志愿者,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目前江苏各地市具体主要围绕“奉献一片爱心、参与志愿服务、温暖空巢老人”而展开一系列具体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5.3.1 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内容解析
  结合江苏各市已有做法,并结合中央文明委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认为,应该充分总结本地已有经验基础上,对“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在内容进行解析。
  “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是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一项活动。百万空巢老人支援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是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特别是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志愿者,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从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意见》以及“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目标及要求而言,基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认识。
  其一,活动性质。“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本质上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一项活动,符合中央文明委《意见》要求。这项志愿服务行动是以社区为依托,志愿者包括社区自身志愿者,特别还包括低龄老年志愿者。这也是提倡社区互助、自助,建立社区意识,形成社区共同体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二,活动内容。是一项系统性的志愿者服务,或称为一种整合性、总体性的志愿者服务。在“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明确提出: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应该说,为空巢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健康维持、权利维护及精神慰藉系列服务,是一种从健康到疾病的老龄化连续服务过程支持性服务。因此,对于为空巢老人提供关爱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而言,必须拥有能提供不同服务迎合不同需要的老人需求能力。
  5.3.2 江苏各地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已有成果
  1、南京市。首先运用家书形式构建起老人与家人亲子之间桥梁。通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一封感恩的家书”征集活动,旨在通过子女给“空巢”的父母写一封家书的形式,唤起更多的人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其次,开展志愿者结对关爱帮扶空巢老人,延续空巢老人社会支援力量。南京市各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看望空巢老人,全面了解和掌握辖区内空巢老人实际需求,继续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再次,运用品牌行动,彰显助老爱老风尚。创建和运作“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推进“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青春辉映夕阳红”以及“温暖2010问候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活动,给予空巢老人以志愿服务,并唤醒社会民众为老服务的志愿意识。第四,提高志愿者服务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表彰优秀志愿者而促进空巢老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有效展开。如文明办在评选“南京好市民”特别注重推荐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方面事迹突出的当事人作为候选人。同时,加强志愿者为老服务培训工作,尤其是老年人健康护理知识、陪聊技巧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为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真正为空巢老人提供符合其需要,让其满意的志愿服务。
  2、南通市。第一,特别注重针对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分类管理”,力求避免慈善志愿服务资源的浪费和重复。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过程中,,按照年龄和服务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老人需求电子信息档案,制定无偿人员服务册、低偿人员服务册、有偿人员服务册,有效提高了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摸清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建立与老年人的广泛联系,随时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变化和特点,从而为开展个性化志愿服务提供依据。第二,通过社区工作方法介入,挖掘社区资源、倡导社会关爱,提升志愿者服务与社区互助与自助意识。通过“秀出夕阳风采,展现晚霞魅力”、“晚霞印天红,情暖重阳节”等联欢活动,倡导社区关爱空巢老人,提升社区意识。通过成立“老年颐园日托站”、“七彩夕阳”空巢老人俱乐部等服务机构,为社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开展“六送服务”(即平常送问候、孤独送快乐、生日送礼物、生病送慰问、冬天送温暖、夏天送清凉等志愿服务),以及“精神助老工程”、“四上门”服务开展(即逢年过节上门问候,老人生病上门探望,农忙时上门帮忙,特殊困难上门解决),用真情铺就了一条“爱心邮路”。“金秋送情”居家养老服务月系列活动以及“校居共建”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等都成为倡导社区互助、自助意识的志愿服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3、苏州市与扬州市。第一、通过建立多方机制,为空巢老人晚年生活提供全面保障。如苏州市就打造了“空巢老人安全防范机制”、“空巢老人抵抗意外伤害风险的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与“志愿服务激励表彰机制”等。第二、通过树立志愿服务工作品牌示范,引领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如苏州市通过“凝聚爱、奉献爱、传递爱、享受爱、感恩爱”为专题的“触爱行动”,以及“爱心团队”、都市社区“一家亲”爱心驿站、“银龄爱心互助”活动、“爱心敲门”为空巢老人提供物质帮扶和精神慰藉;通过园区“触爱行动”、金阊区“金阿姨”、沧浪区“邻里情”、高新区、“枫树林空巢老人俱乐部”以及扬州“空巢老人之家”、“爱心通讯点”等一大批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推进两市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5.4 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探索
  围绕江苏各市已有的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取得实践经验,并结合空巢老人关爱服务行动内容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行动探索:
  5.4.1 从宏观方面而言,建立一个整体的空巢老人关爱支援服务体系。
  第一、空巢老人社会支援性体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空巢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一个新问题。目前家庭、社区和是各界都要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妥善安排好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构筑起养老保障社会支持的网络系统,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空巢老人的支持和照顾,可以提供服务的来源可以分为非正式照顾体系和正式照顾体系。非正式照顾体系在血缘、地缘基础上形成的。包括配偶、子女、亲属、邻居、朋友及同事等提供的照顾。正式照顾体系是指由政府、社区、志愿者团体、中介组织等提供的各种服务性照顾或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开办的院舍服务。
  空巢家庭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从低龄老人向高龄老人、从夫妻空巢到独居、从身体健康到体弱多病,空巢老人对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多,照顾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政府在提供的服务需具弹性和敏感度,以便能回应有服务需求的老人和其他护老者的不同需要。所提供的服务应让消费的老人有从中选择的余地。所提供的服务不应多被照顾者所需,以免产生过分依赖照顾的负面后果。所提供的服务应集中到那些最有需要的老人身上。 因此,志愿者服务应该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尽量减少支援服务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提高志愿者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为老服务人群的覆盖率。
  第二、空巢老人社会支援整合性体系。具体而言,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应由以下几个环节组合起来。第一,以老人互助自助为原则。社会各界应尊重、提倡和鼓励老年人的自立自助,充分发挥老年人自己的能力和作用。第二,以家庭力量为基础。要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作为解决生活照顾和养老问题的基本途径。家庭网的支持系统是老年人可能利用的最直接、最便利、最可靠的资源。第三,以社区照顾服务为依托。社区照顾的服务模式应是一种混合经济的模式,可以整合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和私人赢利机构的资源,提供各种有差异的、不同模式的服务,让老人有一个真正选择的权利。以便更有效地满足老人和护老者的需要。第四,以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保障。国家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深化老年人福利事业改革,做好空巢老人的社会保障工作,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空巢老人家庭的社会帮助和社会保护问题。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
  因此,宏观整合体系包括从家庭、社区、社会到制度政策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其实即使问题产生原因,也是恢复完善的方向所在。
  5.4.2 从中观方面而言,建构家庭与社区、机构照顾与政策调整等联动机制。
  空巢老人照顾服务首要依赖者是家庭。在中国人观念与习惯中,家庭对老人照料不仅是法律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传统伦理与孝文化的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家庭养老不仅是中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也已受到人类最先开始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的青睐。各国学者都有一个共识,认为家庭养老是人类面对老龄化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老年人生活质量和晚年幸福上,家庭始终是一个中心议题。” 一项调研显示,老年人在有病或年迈体弱时,有94.3%的老年人希望家庭成员来照顾。 正是基于家庭养老在解决老年人晚年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家庭养老照顾服务应该成为中国社会或老人首选的养老服务模式。
  由于家庭结构及人口迁移,传统家庭养老服务依赖对象开始发生偏移,子女数目少、子女流动等诸多因素都导致老人家庭传统照顾依赖对象开始出现缺失。创新家庭照顾服务者新模式就成为当前如何应对空巢老人关爱服务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家庭养老变化需求,国家在支持照顾者政策及服务方面必须做出调整。首先是新的住房环境建设规范、标准出台,可以为子女与年老父母同住提供了可能性。在新建设楼盘中既考虑年轻人需求,也照顾老年人养老需求。如提供两个独立单元,让老人与子女双方均可享有较大的独立空间,并可维持互相照应。其次对于家庭养老中照顾者而言,可以提供诸如日间暂托护理服务、护老者互相支持小组等支持性服务,这样可以纾缓家人照顾家中老人的压力,鼓励家人继续与老人同住。最后,政府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可以出台一些与年长父母同住的入息免税额的政策,以鼓励子女供养父母和祖父母。
  由文明委倡导的“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也是为家庭功能弱化的空巢老人提供的一支非常重要的支援性力量。这些政策措施制订或落实为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积极功能提供有效保证适应新社会变迁形势的需求,弥补原有家庭养老功能不足情况,可以适时调整家居环境和通过社会支援来增强家庭养老功能。
  5.4.3 从个体层次方面,建立社工与义工服务结合模式,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方法为老人提供合宜的专业支援与志愿服务。
  在专业支援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专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到从健康到疾病的整个服务过程中。同样,他们的专业方法运用也能有效提高支援性服务的质。
  个案、小组和家庭等直接介入方法在空巢老人社会服务工作中的运用。个案工作过程由接案、建立关系、预估、计划、介入、总结和评估等阶段组成。小组工作在为对象提供服务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可以为小组成员提供同伴增强机会,小组规范对规范小组成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示范者与行为预演的协助者,小组工作还能为服务对象建立正向积极的伙伴关系提供良好支持,并创造安全开放的交往环境。家庭工作方法开展主要着眼于家庭的改善,营造有利于服务对象晚年生活获得健康和睦的家庭环境。
  社区工作、社会行政与社会工作研究等间接介入方法在空巢老人服务工作中的运用。社会工作专业十分强调通才实务工作观,主张社会工作者在改善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生活质量及功能发挥时,要同时考虑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以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为取向。一方面通过综合治理,营造有利于服务对象有效适应和获得支援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还需通过开展社区教育与居民参与,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以及关爱服务对象的意识和习惯,并能充分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培育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与自治意识。最终实现服务对象顺利适应目前生活并得到有效支援,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工作行政既是一个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并通过实施不断完善政策的过程,同时,也是通过加强对社会老年服务机构管理和运作,不断提高老年专业和志愿服务实施效果的过程。而社会工作研究则是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通过了解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照顾需求,并提供对现有专业支援与照顾服务的评估,可以为空巢老人健康照顾与维持、权益维护与精神慰藉等此类问题的逐个研究解决提供借鉴和支持,社会工作研究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六章 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
  6.1 全省农民工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6.1.1 农民工的历史与现状
  农民工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产生和不断发展。中国涉及农民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大致经历了从“自由迁移”到“严格控制”,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从“消极应对”到“积极引导”三个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开创了“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据统计,1983~1988年,乡镇企业共吸纳农村劳动力6300万人。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出现 “农民工”一词,随后这一称谓逐渐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和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适时调整限制政策,准许农民在不改变身份,不改变城市供给制度的前提下进城务工就业,呈现出农村劳动力“离土又离乡”的新模式。
  进入新世纪,国家为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2003年和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两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农民外出务工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近5年来,全国农民工数量每年增加600万~800万人。目前中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
  6.1.2 农民工的主要特点
  一、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据统计,2007年,农民工中16~30岁的占61%,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6%,接受过各种技能培训的占近24%.可以看出,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轻,也是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向往城市生活,有强烈的外出就业冲动,也较为容易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但是总体素质仍然偏低,多数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
  二、以自发性外出为主。目前,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自发性外出主要靠亲友介绍或帮带,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这也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近年来,通过政府或中介机构组织和介绍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逐步增多,但仍然不是主要渠道。
  三、以来自中西部地区为主。2007年,中部地 区外出农民工4728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0%;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3161万人,占26.7%.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 川,贵州等9省(区,市)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本省(区,市)农民工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跨省流动农民工总量的81%.四川,河南两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均超过了1000万人.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等5个省(市)的外出务工农民占农村劳动力数量的30%以上。
  四、以制造业, 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2007年,农民工在制造业就业的占30.3%,在建筑业就业的占22.9%,在社会服务业就业的占10.4%,在住宿餐饮业就业的占6.7%,在批发零售业就业的占4.6%.但在不同地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7.9%。
  五、以到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为主。东部地区,大中城市就业容量大,收入高,吸引了大量农民工.2004年跨区域流动的农民工占76%,其中跨省流动的占51%,在省内县外的占25%.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到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7个省市的占82%,到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超过60%。跨区域流动的农民工,在直辖市的占9.6%,约1140万人;在省会城市的占18.5%,约2190万人;在地级市的占34.3%,约4060万人;在县级市的占20.5%,约2420万人;在建制镇的占11.4%,约1350万人。
  六、以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为主。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限于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主要特点是职业与身份相分离,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即所谓"亦工亦农,亦城亦乡".这种"候鸟式"的流动有两种形式:一是"钟摆式",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二是"兼业式",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周期,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2004年,季节性外出打工的人数约占农民工总量的20%。
  6.1.3 农民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贡献
  一、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
  中国农村土地资源太少,农业劳动力太多,是农民增收难和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外出务工,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工规模持续扩大,是近年来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农民工已成为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民工的大量进入,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使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整体的竞争力。
  三、农民工已成为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
  城市中脏,累,苦,险的工作岗位都是农民工在干,他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据调查,城市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有些城市离开农民工可能就会陷于瘫痪,在大城市,一到春节农民工返乡,就会出现家政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的现象,城市运行功能和居民生活都受到较严重的影响。可以说,目前的城市已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不仅是城市化要吸纳的主要群体,也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
  农民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获得的收入,除用于必须的生活消费支出外,大部分带回了农村。农民工群体每年带回家的数以千亿计的现金,成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资金来源,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国家各项财政支农资金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城市也是农民工的“大学堂”,他们在城市务工增长了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本领,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丰富了社会关系网络,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提升。
  五、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促进改革的推动力
  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的巨大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的发育,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冲开城门,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动,增强了整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中,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管理理念,行为方式也都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发生变革。
  6.1.4 农民工的发展趋势
  一、农民工规模仍会继续扩大、但增速将趋向平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一方面,目前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随着20 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中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城就业具有巨大引力。这表明,无论是劳动力供给状况,还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都预示着农民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新增劳动力数量已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新增劳动力的减少和农民工增幅下降,预示农民工规模的增速正在趋向平缓,平均年龄的增加也预示着中国劳动人口的青春"红利"正在逐渐消逝,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将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在较长一个时期内的特征。
  二、农民工流向仍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主、但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扩散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将使大中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产业和劳动力聚集效应。大中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对高素质劳动力存在巨大需求,今后时期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从各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看,经济发展总是沿着一定的梯度递进的.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一种客观要求,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伴随着这种梯度转移,农民工流向也将随之位移。目前这种迹象已经出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有所增加。
  三、农民工转移仍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为主,但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
  目前,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这种"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收入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家庭在城市定居生活;现行的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久居留;农民工在农村都有承包地,使他们流则有根,出而能退,进退有路。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避免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民"现象和类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大量农民工仍会以流动就业为主。但也要看到,农民工群体流动和不稳定就业,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上看,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一是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二是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三是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是为了挣钱,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这些新特点,预示着未来在城市定居的农民工人数将会逐渐增多。
  6.2 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6.2.1 农民工工资待遇、劳动环境较差
  一、工资水平普遍低下、欠薪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企业主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农民工工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不断扩大。据初步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民工月实际劳动时间超过城镇职工的50%,但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镇职工的1/4。另据调查农民工工资过去十年年均提高不到10元钱,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是负增长。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成本,仅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20,而在制造业中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比这个比例还要低得多。导致在国民财富分配中,劳动收入与财政收入、投资收益相比,所占份额明显偏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调查,近年来工资占GDP 比例不断下降,农民工不仅工资收入水平低,而且还经常被拖欠。尽管我省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据我省统计局09年抽样调查,仍有10%的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7个月。克扣或变相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也较为突出。
  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较差,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
  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却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尤其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施工作业、井下采掘、有毒有害、餐饮服务、环卫清洁等工作。而且,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对农民工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高。据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中农民工占大多数。农民工从业人数较高的煤炭、钢铁、电力等生产企业,近几年因事故重伤死亡数量逐年上升。工伤和职业病也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非常普遍,休息权利没有保证
  我省统计局年所作的典型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11个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6天。76%的农民工在节假日加班未享受过加班工资。有些企业甚至通过扣留部分工资做押金,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
  四、农民工不能平等地获得就业权利和公共就业服务
  一些单位以优先保障市民就业为理由,仍在招工程序、招工比例、务工领域、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门槛和壁垒,使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一些企业主为降低人工成本,恶意逃避责任,滥用试用期,把农民工作为廉价的临时工使用,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据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12.5%。农民工缺乏劳动就业培训的机会,技能素质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现行阳光工程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尚未外出的农民,城市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对象主要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企业也不愿意对农民工进行在岗和转岗技能培训。我省出现的民工荒;既反映农民工对低收入状况的不满,又折射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短缺问题。
  6.2.2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
  由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以及城市政府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享受 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伤残医治赔偿困难。工伤保险是目前惟一对农民工没有制度和政策障碍的保障项目。但据农业部2005年快速调查,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12.9%,农民工面临巨大劳动安全风险,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拖着伤残的身体回到原籍,成为农村新的贫困户。二是医疗,养老保险空缺,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表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0%左右,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15%左右.而基本养老保险由于不能跨地区转移,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
  6.2.3 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一、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生活质量低下
  很多农民工处于居无定所的状况。根据部分城市调查,在制造业和工矿企业中,虽然不少企业有集体宿舍,但居住拥挤不堪,经常是几十人拥挤在同一个棚屋中,卫生安全条件脏乱差;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一般居住在建筑工地的简易工棚,地下室和未竣工的房屋中;大量自找住房的农民工住在相对廉价的“城中村”和郊区农民搭建的棚屋中,环境卫生和食物安全条件很差。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处于“孤岛化”状态,他们穿最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食物,住最廉价的房子,业余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很多农民工长期夫妻分居,有的虽同地打工,但因居住限制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二、未能完全纳入城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
  目前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针对本地城镇居民。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一个难点和盲区。农民工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很低。即便是在农民工服务工作比较好的上海市, 2004年外来儿童的免疫接种率也只有65%,而当地户籍儿童的接种率已达到99%以上。
  6.2.4 农民工维权工作困难重重
  一、维权法制不健全、维权成本高
  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侵权案件,主要是工伤和劳资纠纷.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诉.但现行劳动争议仲 裁时效60日的规定太短,使得众多农民工延误维权的时机.此外,仲裁,诉讼环节过多,必要程序全部走完一般需要1~2年,有的到案件终结时用人单位已不存在或相关责任人已无从查找,迫使农民工到处申诉告状。
  二、很难正常行使民主权利
  农民工在企业里缺少主人翁的地位,劳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没有得到执行.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很多农民工在企业工作多年,成为技术骨干,但职位很难升迁。一些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把农民工划入另册,与原有的城镇职工待遇差别大,有的还不能参加职工(代表)大会,不能行使正常的民主管理权利。农民工作为城镇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也难以实现,很多农民工虽然已经成为当地常住人口,但不能参加社区民主选举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6.2.5 农民工子女成长缺乏保障
  一、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
  目前,城市农民工子女主要有以下三种就学渠道: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城市公办学校是城市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主渠道,这些学校教学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教学质量较高,农民工普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入这些学校就读。但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有的地方又叫“打工子弟学校”、“简易学校”、“流动学校”、“仓库学校”、“棚户学校”、“菜地学校”等),这些学校在各方面就显得较为薄弱。
  二、农民工子女入学困难及失学严重
  流动的生活方式使农民工子女普遍都有过辍学的经历甚至己经失学.农民工家庭来到一个新的城市,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生活问题、居住问题、工作问题,然后才有能力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熟悉陌生的环境、了解当地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寻找合适的学校等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如果错过了学校的开学日期或者转学证明等相关手续不齐全,尤其是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增收借读费、赞助费、代培费等费用,都有可能导致城市农民工子女失学、辍学。
  6.3 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6.3.1 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群体逐渐分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增多。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能够增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促进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同时,志愿者“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基本理念能广泛调动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促使更多的社会成员为农民工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进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6.3.2 推动社会转型
  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充当政府和农民工的中介,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反映民意的良好渠道,协助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同时,志愿服务组织的很多活动可以增强农民工对自己基本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意识,促进农民工公民意识的觉醒,促进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平稳转型。
  6.3.3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对于农民工而言,市场和政府目前还无力顾及。同时,社会保障还存在着内容有限、覆盖狭窄、保障薄弱等问题和不足,这些都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来予以弥补,志愿者行动对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志愿者行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志愿者行动一直把弱势群体作为重要服务对象,通过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和服务来增进社会福利,例如贩灾、养老、儿童教育等。随着志愿服务领域的拓展,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志愿者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6.4 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载体
  6.4.1 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联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春风行动”,组织志愿者向农民工免费提供适合其特点的就业岗位。在对口劳务协作、大型招聘会中,安排志愿者至现场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职业指导等基本服务。组织治安志愿者在治安巡逻、社区防范中加强对“黑中介”、非法招工小广告的巡查,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线索,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或以招工为名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活动。延伸工作手臂,组织志愿者,为适龄农民工子女提供就业创业帮助,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开办就业创业培训班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业创业问题。
  6.4.2 身心健康保障行动
  组织志愿者在农民工集中的建筑、服务等行业及社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使农民工掌握一般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对在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等职业病多发行业工作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健康情况专项调研。组织志愿者通过现场走访、填写调查表、询问劳动者等方式,了解农民工职业健康现状。开展“关爱女农民工、农民工子女专项行动”,组织专业志愿者加强对女农民工孕产期保健、常见妇科病的诊治,做好农民工子女中适龄儿童的免疫服务工作,保证农民工身心健康。
  6.4.3 维权帮扶推进行动
  组织志愿者开展经常性法制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与农民工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和帮助农民工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维护自身权益。积极组织专业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对经济确有困难而又达不到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民工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服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职工维权热线、青少年维权岗和流动妇女组织等渠道,为农民工提供有效维权帮扶志愿服务。
  6.4.4 文明素质提升行动
  组织志愿者在农民工中大力宣传、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全面培育有较高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新市民群体。深化“做文明有礼中国人”活动,安排志愿者担任授课教师,向农民工灌输遵纪守法、优生优育、健康生活等现代观念,帮助他们及早融入城市文明。积极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成人学校、社区学校,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6.4.5 子女成长关爱行动
  组织志愿者利用课余、业余时间对农民工子女进行集中看护、学业辅导,举办音乐、美术、文化、体育等活动和比赛,讲授健康、卫生、安全、自护等知识,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养成良好习惯。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组织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交朋友、做伙伴,倾听他们的诉说、心声和愿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享受生活。针对农民工子女多与父母分离的情况,组织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或其他志愿者担任留守学生的“志愿代管家长”,建立起留守学生的家庭联系方式薄和情况反馈卡,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
  6.5 推动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向纵深发展
  6.5.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是新形势下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是发挥志愿服务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各地各有关部门、广大志愿者组织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实施,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6.5.2 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要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关爱行动各主办单位要主动牵头,负起责任,搞好协调;协办单位要结合本单位职能,密切配合,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沟通协调,做到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要坚持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充分发挥部门、单位和行业优势,按照项目化管理、社会化推进的模式,确保工作的持久性、实效性。
  6.5.3 强化宣传,树立品牌
  要深入挖掘项目品牌内涵,注重媒体和社会关注点、感知度,做好品牌宣传策划。要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进行深层次、立体化宣传,通过活动启动、公益广告、项目征集、典型推广、集中活动等方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迅速把品牌旗帜亮出去。
  6.5.4 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志愿者组织要结合实际,了解农民工的需求和分布,找准结合点,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合理设计项目和服务内容,使农民工切实得到所需要的满足。要立足长远,在项目设计上考虑建立长效机制,在项目实施上力求广泛覆盖,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指导单位:江苏省文明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研究单位:无锡市文明办、无锡市志愿者总会
                                                                                                                                                                                                                                                  江南大学、无锡市委党校、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师范街75号省直机关民心广场办公楼2200室
    邮编:050011
    电话:400-6020-699 
    传真:0311-87801251
    邮箱:zyfwgz@126.com
    户名: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开户行:民生银行石家庄维明大街支行
    账号:100301440000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