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中国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
发布时间: 2014-01-23 08:00:02

   

        一、引言

  中国志愿者动力状况的理论与调查实证研究是中央文明办所启动的关于我国志愿者现状与发展研究的系列课题之一,山东省文明办组织部分研究人员承担了此项研究任务。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工作人员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关于志愿者动力方面的研究资料,对志愿者动力方面的几个重点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显示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同时,为突出本研究的实证特色,我们选取了我省济南、青岛、淄博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研究地点,分别在三个城市进行了大样本的调研,使课题研究具有了较强的实用价值。

  在调研中,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既进行了质性研究,又进行了量化研究。由于我国对志愿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运用质性研究有利于探索一些新的因素,同时也能够为量化研究打下更有利的基础;而且,对于志愿者的动力状态来说,动力即动机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质性方法非常适合于研究动态问题,因此,研究中为配合质性研究而运用了大量的访谈法,包括个案访谈和小组访谈。同时,为保证研究中能够得到一些具有代表性和能够推广的的结论,以增强本研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价值,研究中运用了量化方法,并由此采用了大样本的问卷法。具体来说,在研究过程中质性研究共召开小组访谈和座谈会10次,其中济南6次,青岛、淄博各2次,参加座谈者共计110人。个体访谈30位,全部为济南市泉城义工。量化研究中所用问卷包括志愿者团队负责人问卷、志愿者团队管理人员问卷和志愿者问卷三部分。其中,发放志愿者团队负责人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发放志愿者团队管理人员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志愿者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8份 。考虑到问卷调查中采用既有封闭式条目,又要有开放式条目的方式能够在调查中获得最大的信息量,然而有开放式条目的问卷一般会影响回收率,因此,在研究中既设计和发放了封闭和开放式条目相结合的问卷,又运用了纯封闭式问卷,其中,封闭和开放式条目相结合的问卷发放7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1份;封闭式问卷发放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37份。

  此次调查数据由课题组研究人员运用SPSS11.0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在进一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 形成本研究报告。

  对本次研究,中央文明办一直强调要注重研究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问题,因此,研究报告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方面使理论研究部分成为指导实证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实现将实证研究提炼为理论的目标,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注意了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同时,本研究既关注了当前志愿者动力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进措施。而且,由于志愿者动力机制问题本身就是志愿工作发展的中心问题所在,因此,本研究结论对该系列中的其他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研究中为体现研究结论能够真正对实际工作者具有指导作用,既设置了对实际志愿者和团队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又将对实际工作者的访谈以及工作经验和建议结合进了研究之中,这就更加提升了本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

  二、志愿者动力机制在建设志愿文化中的作用

  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过程中,志愿文化越来越显示出了其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国家都将志愿文化建设作为国民精神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志愿文化建设过程中,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所谓志愿者动力也就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志愿者动力机制指的是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的协调互动程序,主要包括内生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环境机制四部分。内生机制是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内部动力,主要指来自志愿者本人的动机。运行机制是指志愿组织良好的运作对志愿者志愿服务产生的动力,包括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完善的组织项目评估、组织带头人的推动等多个因素。保障机制主要是指能够保障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的各种保障条件,主要依靠在慈善事业、志愿服务领域的立法的途径来实现。环境机制是指志愿服务的外部支持力量,诸如社会的支持和理解等。其中,内生机制属于内部驱动力,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环境机制属于外部驱动力。作为志愿者动力机制来说,是由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共同运行来保证的。其中,内部驱动力是动力机制的主要因素和表现形式,外部驱动力是激发、保持和调节内部驱动力及整个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研究中,一定要将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研究和建设作为一个内外因素兼顾、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志愿者动力结构可以用图1表示为: 

   图1 志愿者动力机制结构图

        由图1可以看出志愿者动力结构的内外复合状态,可以说,志愿者的动力状态尽管会直接以内生机制的状态表现出来,但是,对于外部因素的重视和外部条件的建设也是激发和保持志愿者动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从问卷的设计到具体措施的提出都遵循了内外兼顾的全面性原则。

  由于进行志愿者动力机制研究和建设的目标是促进整个社会出现“人人崇尚志愿者,个个争当志愿者”的氛围,因此,志愿者动力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促进志愿文化的持续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志愿者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建设志愿文化中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志愿者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促进志愿者运行模式的逐渐完善和发展。一方面,能够不断促进其改进管理方法,完善项目评估等措施,以推动志愿物态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志愿者组织采取多种志愿服务形式等,以推动志愿行为文化的发展。就推动志愿事业物态文化的作用来说,由于尽管志愿文化经过长期建设后,会表现为出优化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和提升民族精神等文化层面的功能,但是在志愿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促使群众形成志愿行为甚至习惯,这是志愿文化建设的初始台阶。而作为群众来说,其志愿内在精神要表现为动机和行为,必须由一定的外在条件来激发,并由一定的外在条件予以维持。如果能够在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研究和建设中,注意预先解决好相关外部条件的问题,比如志愿项目的招募和组织从内容到形式都容易吸引人们参加,志愿项目的评估机制能够使志愿者更有动力,由此也就更能促进志愿物态文化的发展。从推动志愿行为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来说,由于研究志愿者动力机制目的是促进群众参与志愿活动,因此,就必须研究如何用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吸引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志愿者,就能够推动志愿服务的多样化,促进志愿行为文化的发展。

  第二,志愿者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动志愿服务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志愿者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推动志愿服务相关制度、政策和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健全,从而不断促进志愿服务制度文化的完善和发展。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中就孕育着丰富的志愿精神,因此,可以说志愿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要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事业,使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效化,首先涉及到对志愿服务的规范管理,由此也就涉及到要建设一系列能够推动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律,甚至包括志愿者的行为规范。在研究、建设和完善志愿者动力机制的过程中,必然会重视对于激发志愿者内部动力的外部条件的研究。从宏观的外部条件来说,要涉及到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从中观的角度来说,要重视一系列推动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律的建设;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要关注志愿者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建设。尤其对我国来说,志愿事业的规范管理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律等都不够健全,这必然而且已经成为影响志愿者组织及志愿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志愿者制度文化建设与志愿者动力激发之间有密切关系,志愿者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志愿服务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研究志愿者动力机制中的利他动机,并由此建立与志愿文化的核心特征相契合的机制,有利于促进志愿者心态文化的发展。志愿行为作为人行为的一部分,是由其动机所引发的。作为志愿者动力或动机来说,不仅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就同一个体来说,其志愿动机也不是以一种单因素简单状态存在着,而是由多种并存动机所构成的一个多因素复合体。在这一复合体中,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其中,利他、奉献是支配人出现志愿行为的主导动机,这一主导动机恰好是与志愿者文化的核心特征“奉献、利他”相契合的。因此,对于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研究、建设和完善,能够促进群众对于志愿精神的接受、形成、表现和强化,这不仅对于个体志愿精神和心态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志愿者心态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并采用一定的方式激发志愿者动力机制中的利他动机,有利于促进志愿者心态文化的发展。

  第四,志愿者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为志愿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优越的社会大环境。如前所述,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研究、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既要将影响志愿者动力的内、外因素结合起来,又要注意从动机的激发、保持这种动态过程进行研究的全方位的系统过程,研究目标是更有力地激发、保持群众参与志愿行为的积极性。因此,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研究、建设和完善过程,必然会促使政府和社会对志愿行为给予更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群众也会更加认同志愿精神,由此,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会逐步提高,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得到更多的精神认可和激励,良好的志愿服务风气会随之逐渐形成,这将为志愿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优越的社会大环境。

  志愿者动力机制与志愿文化的相互促进关系可以用图2表示为: 

   图2 志愿者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志愿文化培育相互促进的关系

        正是由于志愿者动力机制研究在建设志愿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从规划到研究报告的形成都重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课题研究组从查阅资料到做出研究结论都按照严格的规范来进行。而且正如前面理论所述,志愿者动力机制是促进志愿者服务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的协调互动程序,内生机制属于内部驱动力,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环境机制属于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是动力机制的主要因素和表现形式,外部驱动力是激发、保持和调节内部驱动力及整个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次理论与实证研究中,还坚持了系统和全面的原则,既将志愿者内部驱动力的现状和进一步的激发机制作为研究重点,对外部驱动力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既将志愿者个人积极性的激发和保持视为研究过程中的中心问题,也重视了志愿组织积极性的激发和保持问题;既关注了对志愿者动力机制的静态研究,又重视了对志愿者动机动态过程的考察。

        三、我国志愿者动力机制现状

  志愿者的动力研究既应当包括志愿者组织的动力,也应当包括志愿者个人的动力,而志愿者个人又分为志愿组织中的团队负责人、管理者和参加者,因此,我们在设置问卷时包括了团队负责人问卷(由此体现志愿者组织的动力状态),志愿机构管理人员问卷(由此体现他们对志愿者动机的看法是否和志愿者的实际状态一致)和志愿者问卷。其中,组织动力问卷的题目设置在志愿机构负责人问卷中。而且,从志愿者动机的种类来说,既有利他动机,又有利己动机;既有直接来自于内部动力的动机,又有来自于外部动力的动机;既有初始参与时的动机,又有服务过程中变化了的动机(包括动机内容和动机强度),这些方面我们都在问卷设计和分析中进行了体现。

  (一)志愿团队动力状态

  志愿团队的动力状态是保证志愿队伍以至志愿服务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而志愿团队的动力状态与团队负责人创立团队的直接动机密切相关,因为志愿团队负责人的动机和个人特征在建设本团队志愿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团队负责人的坚持性也是使本志愿组织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志愿团队负责人访谈和问卷中通过设置开放式条目“你建立本志愿团队的动力有哪些?你认为你的团队现在动力状态如何?”对志愿团队的动力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志愿团队负责人的动机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且,被调查的志愿团队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动力状态,100%的团队负责人都表示团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尽管遇到了某些问题但还是非常有动力的。其中,78%的团队的主要动机是“愿意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和“帮助有需要的人”;51%的志愿团队的初衷是“热爱这座城市,愿意为它做些事情”;36%的团队组织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其余还有给人们创造一个奉献社会的好平台、个人感受、个人兴趣、发挥余热等,因样本太少不具有说服力,从略。(由于题目设置为开放式多答案问卷,因此总和超过100%)

  (二)志愿者的动力状态

  总的来看, 中国志愿者行动在各级文明办和有关部门及各志愿者协会的组织推动下,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对志愿者动机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志愿者的动机在有着某些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志愿者动机的共同性主要通过量化统计体现出来,差异性主要通过访谈和开放式条目体现出来。在量化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了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的初始动机。而且,在量化研究中,为保证有效问卷的回收数量和作大样本的统计分析,首先采用了较为简易的封闭式问卷,由此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到志愿者的动机状态。

  1、封闭式有效问卷1237份调查结论与分析

  问卷中被试的性别比例为:男性49%,女性51%。学历比例为:专科以下17%,专科36%,本科37%,研究生10%。

  表1 志愿者志愿服务动机统计

  志愿者动机调查选项 百分比

  感觉志愿工作有意义 93%

  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90%

  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88%

  尽公民的责任,回报社会 83%

  希望发挥自己所长 76%

  所在单位领导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和肯定 70%

  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66%

  扩大社交圈子 63%

  取得社会和组织赞许 61%

  亲戚、朋友的支持和赞赏 60%

  寻求新刺激及增加生活体验 46%

  组织的发动 36%

  学习新的技能 33%

  善用业余空闲时间 32%

  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26%

  为未来工作做准备 19%

  取得社会和组织赞许 17%

  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16%

  出国需要 7%

  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心 6%

  赶潮流,追时尚 1%

  由表1可以看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非常复杂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志愿者最主要的动机是感觉志愿工作有意义,占93%;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占90%;尽公民的责任,回报社会占83%。由这三项指标可以看出,志愿者的主要动机与志愿精神中的“奉献和回报社会”是相互吻合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志愿者的主要动机表现为利他方面,动机的主要来源是个体内部,体现出志愿者对公益事业、社会他人的自觉关注,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志愿者身上的集中体现。

  紧随其后的是丰富经验、自我成长占88%,希望发挥个人所长占76%,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占66%,这主要表现为利己动机的层面,而且是属于对社会、他人和自己都有利的利己动机,是需要社会、群体和个人都要倡导的动机。这些利己动机恰好是当代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利人也利己的表现,是志愿者行为能够长久持续的重要动力。因此,研究并不断满足志愿者的利己动机也是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获得亲戚和朋友的支持和赞赏、取得社会和组织的赞许也是许多志愿者的重要动机。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志愿者的多数志愿行为出自于精神追求,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利益。调查中发现,志愿者对物质奖励不但不太关注,而且很多人明确表示反对。他们在乎的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奖励,如政府、所在单位和服务对象的认可和激励,这是对他们从事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和奖励。

  此外,调查结论还显示少部分志愿者的动机来自于外部和暂时性的力量,比如单位要求和出国要求以及对于志愿服务的好奇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志愿者主体队伍的主要志愿动机是积极向上的,这是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如何通过社会、政府和志愿者组织的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工作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保证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研究课题。

  2、封闭和开放式条目相结合的591份有效问卷调查结论与分析

  由于对我国志愿者状态的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缺乏大量成熟研究资料的支持,研究中运用一定的开放式条目(包括访谈和问卷)进行质性研究是有效获得新资料的重要途径,也是后续进行细化研究的基础,因此,本研究中进行了封闭和开放式条目相结合的问卷调查。为了使研究结论的分析能够细化,本研究中设置了一些较细致的条目,以便能作出对于志愿者动机的性别、学历等方面的差异性分析,从而为政府和管理机构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提供一定的实证性依据。

  2.1 调查中的被试状况

  样本(N =591),平均年龄21.94岁。性别:男,201人;女,387。

  2.2 志愿动机数据统计与分析

  表2 志愿者志愿服务动机统计表

  志愿者动机调查选项 百分比

  利他动机 行善助人,为他人带来好处 90.5%

  愿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88.1%

  我想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奉献给社会 80.9%

  很关心那些比我不幸的人 79.7%

  愿意帮助亲朋好友之外的其他人 68.7%

  学习与成长动机 借此磨练自己,提高个人素质 94.5%

  能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88.2%

  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87.5%

  学会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 86.9%

  增加人生阅历,自我完善 86.6%

  学会更加体谅别人 85.3%

  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 84.7%

  使自己学到新知识、新技能 82.4%

  丰富专业以外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 81.9%

  发掘自己的潜能,了解自己的长处 77.8%

  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77.5%

  交往动机 使自己扩大生活圈、结交更多的新朋友 89.8%

  通过这一途径认识其他行业的朋友 66.3%

  大家一起不觉得孤单 63.8%

  想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 60.5%

  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 57.4%

  受做志愿者的朋友影响,想跟他们一样 55.9%

  成就和权力动机 使自己感觉有帮助他人的能力 84.7%

  帮助别人能使我获得成就感 74.6%

  帮助他人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 73.0%

  志愿者服务活动能让我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71.0%

  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现才能 65.1%

  借此展示和发挥自己的才能 64.4%

  我想此类活动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44.1%

  可以提升自己在周围人心目中的地位 43.9%

  想借此获得同学肯定和好评 42.3%

  想借此获得家人的肯定和好评 41.5%

  社会责任动机 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社会发展有益 89.1%

  增强大家对社会的信赖感和归属感 83.4%

  了解并参与社会问题的改良,使生活更加美好 81.9%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有必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 77.9%

  为了回报社会 72.0%

  我有责任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71.4%

  有利于改变社会现状的不公平 60.2%

  想延续家族志愿者的传统 35.3%

  未来发展计划的动机 可以丰富我的简历 75.0%

  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72.9%

  有利于我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 66.7%

  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以后工作 60.7%

  有利于以后从事研究或者工作 52.9%

  幸福感和兴趣动机 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使我的生活变得充实 90.0%

  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让我感到很开心 86.4%

  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让我更有自信 86.3%

  喜欢参加此类活动 85.1%

  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85.1%

  对此类活动感兴趣 80.4%

  帮助他人是我幸福的来源 76.9%

  帮助他人可以使我摆脱烦恼 56.2%

  从上述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志愿者动机状态与前面全封闭式调查问卷所得结论基本相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很复杂,不仅有着一定的共同规律性,而且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时,更为突出地表现为每位志愿者个体在参与志愿活动时都不是表现为单一的动机状态,而是多种动机同时并存。因此,社会、政府、志愿者管理机构如何了解志愿者动机的多面性,尤其是其优势动机,并提供对他们动机需求的多方面满足,以提升或维持志愿者的动机状态,是志愿者事业进一步获得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通过统计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志愿者的动机是利他与利己动机并存,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影响并存,宏观影响与微观影响并存,横向影响与纵向影响并存的状态。

  按照量表编制时的维度(志愿者动机类型)将上述志愿者的动机归为七个大类,得到如下统计结果。

  表3 志愿者各动机类型平均百分比

  动机类型 平均百分比

  学习成长 84.8%

  利他 81.6%

  幸福兴趣 80.8%

  社会责任 71.4%

  未来规划 65.6%

  社会交往 65.6%

  成就权力 60.5%

  由百分比来看,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学习成长动机得分最高,其他依次为利他动机、幸福兴趣动机、社会责任动机、未来规划动机、社会交往动机和成就权力动机。

  志愿者的动机类型分布状态用柱状图可以更为直观地表示为:

  图3 志愿者动机类型平均百分比分布情况

  由上述志愿者动机类型的百分比和柱状图我们都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时,志愿者之间的动机存在着差异,而且同一志愿者也是呈现为多种动机并存的状态,因为,选择各种动机的志愿者的比例都超过了60%。其中,志愿者的主要动机是在志愿活动中能够获得学习和成长,位居第一。能够在志愿活动中感受到幸福和兴趣位居第二。利他在志愿服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动机,位居第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志愿者的动机状态是利己与利他并存,因此,如何根据当前志愿者的动机状态宣传、开展和评价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志愿活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课题。

  3、座谈与访谈过程中志愿者的动机状态

  3.1 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初始动机

  由于人的志愿行为的动机状态像其他行为动机一样,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我们通过座谈和个案访谈这种质性研究方式动态研究了志愿者的初始动机和志愿过程中的动机。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初始动机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如表4所示(表中的语言表述是对座谈中志愿者语言的归纳,数字部分为提及某种动机的人数)。

  志愿者动机 人数

  利他动机 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热情和热爱 76

  愿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63

  想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奉献给社会 51

  举手之劳帮助他人 35

  人都有需要相互需要的时候 11

  积德行善 6

  表4 志愿者志愿服务初始动机统计表(总人数110人)

  学习与成长动机 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78

  使自己学到新知识、新技能 63

  能够了解社会 60

  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 52

  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33

  找一个地方实习 21

  学会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 17

  完成学校的社会实践作业 16

  学会更加理解别人 13

  增加人生阅历,自我完善 7

  可以改变自己认识问题的方式 5

  交往动机 使自己扩大生活圈、结交更多的新朋友 65

  通过这一途径认识其他行业的朋友 25

  大家一起不觉得孤单 20

  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 18

  受做志愿者的朋友影响,想跟他们一样 15

  成就和权利动机 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现才能 67

  能发掘自己的潜能,了解自己的长处 37

  使自己感觉有帮助他人的能力 36

  帮助别人能使我获得成就感 21

  帮助他人时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 20

  想此类活动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19

  想借此获得同学肯定和好评 17

  可以提升自己在周围人心目中的地位 6

  想借此获得家人的肯定和好评 6

  社会责任动机 想为社会做一点实际事情 86

  奉献社会 67

  觉得公众懂这方面的知识很重要(科普\支教) 50

  为了回报社会 56

  社会理想(国家发展需要) 17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有必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 15

  对于自己所在城市的责任 13

  优化社会环境 7

  延续中国的传统美德 3

  未来发展计划的动机 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以后工作 71

  为工作做好心态的准备 36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了解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33

  有利于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 7

  幸福感和兴趣动机

  喜欢参加此类活动 69

  能够感受到自己帮助他人的快乐 61

  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51

  对此类活动感兴趣 35

  使生活更充实 27

  爱好 17

  帮助别人能使我获得成就感 13

  帮助他人是我幸福的来源 6

  其他 组织的发动 27

  社团机构本身、负责人和志愿活动内容的魅力对于他们的吸引 13

  听说这个志愿者组织有信誉,不搞形式,工作到位,实实在在做事 11

  年轻人应当接触社会才对社会有发言权 11

  被同学带过来看看 6

  帮助他人可以使我摆脱烦恼 5

  被帮助过的亲身感受 5

  就是一种习惯 5

  资源的利用 3

  出国需要 3

  好玩 2

  注:以上为体现座谈中志愿者所说的原话,对于志愿动机未作很规范的描述和归类。

  由表4可以看出,通过座谈获得的资料更为灵活,但不易统计。在座谈过程中前面志愿者谈到的因素后面志愿者一般就不再重复,通过我们询问才得到上述人数统计。我们能够从统计结果中做如下分析,座谈中志愿者谈到了多方面的志愿动机,其中既包括直接的个体内在动机,又包括在外部条件之下被激发出来的动机。就个体的内在动机来说,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利他动机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志愿者普遍的向善心态,以及关注社会与他人的美好品行;利己动机包括认知动机、情绪动机和行为动机。诸多在外部因素下被促动起来的动机说明,尽管志愿者的动力表现为一种内在力量,但是,志愿者动机的激发确实需要一定外部条件的促动和保障,正如青岛“笑姐服务团队”的负责人所说,“志愿服务不仅是有钱人做的事情,爱心人人都有,只是它需要启动和保护”。同时,在外部因素中,志愿机构的宣传、声誉等都对志愿者动机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好志愿组织及其品牌在志愿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表中还显示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是否能够得到社会、单位、家庭、朋友等的支持和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可能与我国群众重视群体认同和尊重需要的满足有着一定的关系。此外,家长、同学、朋友等如果做志愿者也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这表明了在社会上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互为榜样”的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志愿服务过程中使志愿行为持续的动机

  为体现志愿服务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也为了说明志愿动机不仅需要激发还需要维持,我们在座谈中询问了使志愿行为持续的动机,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志愿行为持续的动机统计表(总人数110人)

  使志愿行为持续的动机 人数

  利他动机 服务对象对于志愿者的信任和感激 103

  学习与

  成长动机 知识上、实务上与人交流与沟通以及在重视细小事情方面收获较大 13

  他人的阅历对于自己的影响,比如老年公寓的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影响 11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知道社会和他人原来也那样关心和重视自己的群体 6

  交往与归属动机

  团队归属感的需要 91

  周围人的认可 81

  被服务单位的认可与感激,比如,济南福利院甚至将义工融入职工队伍 70

  与志愿机构以及志愿者群体有了感情 69

  得到志愿服务中管理者、同伴的支持 65

  与服务对象有了感情 65

  领导的关心和鼓励 57

  志愿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鼓励,以及管理人员的关心 56

  被服务对象的感激让自己很感动,同时,也成为自己的一种责任 38

  维护团队的名声,比如泉城义工 37

  真实看到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希望相互帮助、喜欢相互帮助,需要相互帮助 35

  志愿者相互之间成为榜样 21

  成就和权力动机

  看到自己的服务有效果 93

  通过被帮助的人的信任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70

  做的事情及时得到组织者、同伴和被服务者肯定 69

  看到服务中累积的一些小事情,帮助政府优化了形象,而且解决了大问题,感觉很有意义 10

  得到了奖励和认可 7

  社会责任动机

  听到服务对象为他们的志愿服务感谢政府时,感觉是在为政府解忧 5

  未来发展计划的动机 认识到了自己适合做有爱心的工作 1

  幸福感和兴趣动机 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让我感到很开心 72

  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使我的生活变得充实 56

  其他 组织管理者平等尊重志愿者,运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经常进行集体讨论,大家相互启发 80

  组织的动力 51

  服务能够与所在城市的发展相结合 33

  看到自己城市的文化被关注而自豪 17

  对自己城市的热爱,听到到他人称赞自己的城市时非常自豪,比如济南“泉水游” 9

  志愿机构组织的交流、评比等活动 7

  去服务已经成为个体的一种生活方式 5

  服务品牌被关注,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3

  由表5可以看出,与表4志愿者的初始动机比较,志愿者的持续动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对象对于志愿者的信任和感激作为利他动机从人数上来讲占据了第一位,从中可以看出,志愿者服务的动机主要是精神动机。而且,原来非常重视的学习与成长动机让位于交往与归属动机,仅是交往与归属动机就提出了13项;而且,我们通过志愿者提出的其他动机还可以看到,在志愿者动机的持续过程中,社会、志愿者组织管理机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之间、服务对象这些外部因素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推动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就要关注环境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的问题,要关注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建立志愿者组织品牌,形成志愿者组织文化和凝聚力,及时解决志愿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服务对象认知志愿服务,当服务对象不理解志愿者或者没有感谢时,作为志愿者组织要进行及时表扬和感谢。还要注意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志愿者组织之间、志愿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榜样作用。同时,这一调查结果更加提醒我们,不仅志愿者作为服务人员要关心服务对象,还要使社会、组织、管理者关心和了解志愿者,以保护他们的志愿动机。

  3.3志愿服务过程中影响志愿者动机的消极因素

  为进一步体现志愿者动机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找到妨碍志愿动机的因素,我们在座谈中还询问了志愿服务过程中影响志愿者动机的消极因素,结果见表6。

  表6 志愿服务过程中影响志愿者动机的消极因素

  社会和他人的不认可

  被服务对象的不认同

  基层政府不太在意当前的志愿活动

  基层政府支持和参与志愿者活动力度不够

  在纳新方面程序太简单等于平民团,淡化了责任感

  无责任机制和制约机制

  资金或设备不足,不容易坚持下去,比如文艺表演

  有些活动不符合实际

  政府在激励方面力度太小

  对于志愿服务时间志愿者不明确是否记录和记录机制

  对于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无长期成型的形式

  服务形式单一和老化,不符合青年人推陈出新的心理

  有些工作流于形式

  在年终考评上志愿者的工作没有得到体现

  宣传力度不够,参与志愿者的渠道很多人不了解

  社会和服务对象不信任

  占用的时间太多

  与理想状态不吻合

  仅认为是利人,没有想到利己

  志愿服务中的跟踪不到位

  反馈不及时和不清楚

  服务内容范围窄,形式单一

  对服务对象服务多,对服务者服务少,研究少

  尽义务与保障要相结合

  队伍不稳定,法律法规不健全

  找不到发挥自己特长的服务项目

  民间组织的注册与合法身份问题

  对于收入较低的志愿者群体提供活动经费问题

  注:由于座谈和访谈所问问题都是开放式条目,因此,答案分散,在此不做数据统计。

  由表6可以看出,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和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从社会到志愿者组织管理机构再到志愿者组织和个人及服务对象,都存在许多影响志愿者积极性的负面因素,因此,我国志愿者事业要获得长足发展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志愿者的动机状态可以说是既具有某些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潜在性。中国文化塑造的中国国民内心充满了爱心,但是这些爱心需要培育、激发和呵护,因此,研究志愿者的动力状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志愿团队中的管理人员认为的志愿者的动机状态

  让志愿团队中管理人员所做的问卷题目是“你认为的志愿者的动机状态”,目的是将调查出来的志愿者组织管理人员认为的志愿者的动机与志愿者的实际动机状态进行比较,以显示志愿者队伍管理人员对于志愿者动机的了解状况,并以此促进志愿者队伍管理人员真正了解志愿者,进而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水平。对于志愿者组织中管理者认为的志愿者的动机状态的研究仅是采用了封闭式问卷这一种方式。

  1、被试概况

  共54人,男性42人,女性12人。年龄分布在19-35岁之间,平均年龄24.68岁。

  2、志愿者队伍中管理者认为的志愿者的动机状态统计

  表7 机构人员认为的志愿者动机类型平均百分比

  动机类型 平均百分比

  学习成长 79.8%

  成就权力 75.7%

  幸福兴趣 75.3%

  未来规划 74.3%

  社会责任 72.9%

  利他主义 72.4%

  社会交往 70.3%

  由表7可以看出,机构人员对于志愿者动机的理解与志愿者的真实动机基本吻合,只是志愿者的真实动机状态比机构人员认为的要更为复杂(因为志愿者的各种动机状态的百分数都高于机构人员的选择)。

  志愿者队伍管理人员认为的志愿者的动机也可以通过如下柱状图加以表示。

  图4 机构人员认为的志愿者的动机类型的平均百分比分布情况

  由百分比和柱状图分析来看,机构人员认为的志愿者的动机状态为学习成长型动机得分最高,其他依次为成就权力、幸福兴趣、未来规划、社会责任、利他主义和社会交往。

  由表6和7我们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说,志愿者队伍管理人员和志愿者都一致性地将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成长列为志愿者最主要的动机,这说明志愿者组织管理人员对于志愿者的真实动机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他们对于志愿者的优势动机把握较为到位。这种状况的产生可能与当前我国志愿者组织中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有关,他们首先是志愿者,其次是志愿管理人员,他们的管理工作也是志愿的。在座谈中有许多管理人员提出这种状况是阻碍志愿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但是,在此也看出,这也可能是促进志愿者组织管理的一个因素,因为身份的相同更容易实现相互之间的理解,而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的理解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当前志愿者的志愿动机状态分析

  1、当前志愿者的志愿动机状态的优势

  (1)从志愿者个人来说,第一,从调查研究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志愿者所做的封闭式问卷、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问卷以及我们的访谈研究中,结论都表现为志愿者的基本和主要动机为奉献和助人的利他动机。比如,在封闭式问卷中,回答感觉志愿工作有意义,占93%;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占90%;这与志愿精神是相吻合的,也是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

  第二,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追求“学习与成长”的利己动机在本调查研究中也充分显示出来,而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表现为丰富经验、自我成长动机占88%;希望发挥个人所长动机占76%;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动机占66%。这一方面是当代志愿理念的一种体现,因为 “奉献、助人、利他、利己” 是当前基本的志愿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志愿者动力状态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真实显现。而且调查中志愿者的利己动机都是涉及个人成长与发展、社会交往等方面,这本身就既是对个体有力的动机,又是对社会和群体有利的动机,是既利己又利他的动机,是个体的精神需求方面的动机。因此,个体的这些利己动机恰好是他们激发志愿动力从而达到进一步利他的内在动力,志愿者如果意识不到利己的动机,反而会影响其志愿行为积极性的持续。因此,本研究中这些利己动机的得出一方面为志愿者工作的推进提出了挑战,因为志愿者动机状态中的利己性增加了我们满足志愿者需要的复杂性,但是,另一方面,找到了志愿者的需求和动机状态,也就找到了激发志愿者乃至志愿者队伍志愿行为的内在根本动力,这就为我们在工作中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提供了依据。

  第三,研究中体现出志愿者的动机既受志愿者内部动力的影响,又受社会环境、组织、他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这一规律已经引起政府相关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和志愿者组织本身的关注,并在做着一定的研究工作和大量的实际工作。同时,研究中体现出的志愿者的积极性既受许多宏观因素的影响,也受一些微观因素影响的规律也已经引起很多志愿者管理组织的关注,他们一方面在为志愿者政策与机制等的宏观建设做着研究和实际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许多细微的工作比如慰问志愿者等在实践中激发着志愿者的积极性。

  (2)从组织方面来说,第一,当前的志愿者队伍大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动力状态,调查中100%的团队负责人都表示团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尽管遇到了某些问题,但还是非常有动力的。

  第二,许多志愿组织者都提出志愿事业的主管单位中央文明办、各省市文明办乃至地市文明办以及团委系统、民政部门等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所起的重要指导作用和激励机制也是他们工作的重要动力,这也体现出政府相关志愿事业机构在激发志愿者动力的过程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我们在济南、青岛、淄博三个城市的座谈中,100%的志愿机构都提出,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信息发布、奖励甚至资金方面对他们机构的支持是志愿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在志愿组织中,志愿活动的组织性和针对性也在逐步增强。在文明办的协调下,各个志愿团体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某些活动,这样能使活动免于形式化而真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仅济南泉城义工活动项目已经达到了1000多项,而且项目在向着大众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健康发展着。

  第三,志愿服务逐渐以多种方式、在多种机构中逐渐展开,而且产生了大量积极的激励效果。就济南来说,“泉城义工”这一志愿服务组织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志愿活动的代名词,其服务项目已经逐渐走出了助老、助残和环保的套路,而推向更广的领域。其中,我们考察的“放心吧”服务项目就是大学生针对济南市小学生下午4点左右放学,很多家长又忙于工作无法及时接孩子回家的“4点钟现象”,而开展的富有创新色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放心吧”里,大学生义工们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耐心地给小朋友们辅导作业、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陪着小朋友们做益智游戏、做手工和玩玩具。这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保证了安全,还排解了孩子们独自等候家长的孤独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区领导的好评。“放心吧”活动目前成为泉城义工的特色爱心品牌。2008年,经教育部核准,“放心吧”活动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荣誉称号。再比如泉城义工的“亲情拥抱福宝宝”服务团项目,是为了让福利院0—2岁以内的婴幼儿得到更多的拥抱和呵护,在济南时报与福利院的共同努力下,于2007年5月开始的一项志愿服务活动。这不仅为福利院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更为福利院构筑起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成为泉城义工组织中一支有影响力的服务团队。如今,这个团队有100多名固定义工坚持每周2次到福利院进行服务活动,通过亲情拥抱、给孩子做被动操、陪孩子游戏、与孩子一起上课,不仅使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亲情,也加强了他们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四,志愿者的服务对象拓展到了多种人群。比如,以往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比较容易认识到农民工子女需要受到关注,而对农民工在城市也需要志愿服务相对认识不足。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青岛的“新市民之家”和“小陈热线”(小陈热线是新市民之家的一个特色服务项目)就在对农民工志愿服务方面走出了成功的一步。青岛的“新市民之家”和“小陈热线”以在青岛的农民工为服务对象,建立了青岛市“新市民之家”,这是全国首家专门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综合性服务场所,于2006年8月正式揭牌。“新市民之家”自成立之初,就确定下“帮助新市民更好地熟悉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城市生活”这一宗旨,为新市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其逐渐成为新市民熟悉青岛生活的窗口,融入青岛生活的通道,享受青岛生活的舞台。“新市民之家”为务工人员组织各项文化娱乐活动、集体读书活动、电脑培训活动、法律课堂活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宣传活动、流动人口计生宣传活动,为务工人员书写诉状等法律文书,帮助出庭应诉,帮助讨回工资等。“小陈热线”先后接到民工打来的电话5万多个,回复来信、电子邮件4000多封。“新市民之家 ”由于定位准确,因此,开创了一个为社会需要的服务领域。同时,由于他们所开展的服务项目为民工提供了很多现实的帮助,因此,受到了民工们的普遍欢迎。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民工说,自己一有时间就想到这里来,有一种安全感。而且,很多民工不仅曾是被服务者,现在也已经成为给他人服务的志愿者。“新市民之家”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新市民之家”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青岛市第二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二等奖、市南区2006年“十大创新工作”等荣誉称号。机构的当家人陈明钰先后获得“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十大杰出务工青年”、“山东省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竞相报道,“新市民之家”作为一个服务品牌在新市民知识普及、就业指导、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影响力辐射全省乃至全国。

  第五,志愿活动的功能得到了很大拓展。对于志愿活动的作用来说,诚如前面所谈,志愿活动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志愿服务来说,目前也已经突破了这些功能的限制,使其与企业文化等实现了有效的结合。我们课题组在淄博调查中,发现淄博的“善小”志愿服务就是这方面较为成功的例证。自2002年以来,淄博供电公司取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的“善小”二字,开展了以“善小”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倡导员工只要是向善,哪怕再小的事都要努力去做。通过小善常为达到大善,最终实现企业和谐。2002年6月,向全体员工发出《开展“善小”活动的通知》,“善小”活动由此开始。他们以“善小”为载体,广泛开展了多种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员工从小事做起,小善常为,修身立德,并逐步向管理延伸,向社会拓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

  (3)激励机制逐渐得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支持,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比如有些高校对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给予一定激励,在评优和评奖学金的时候,都能享受到加分照顾;还有些机构在考虑道德储蓄银行的问题;有很多志愿者组织在争创品牌,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活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公信力等。

  (4)志愿者行动的机制建设有了新的发展, 开始出现组织与社会各方面相互携手、共同运作的新趋势。比如济南、青岛、淄博等山东各地都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很多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密切配合政府的行为,并与各地的“创城活动”结合起来。

  (5)纳新、宣传和培训机制进一步发展,其中纳新方式逐渐做到多样化,电话、网络、现场、工作站、还有新闻媒体定期宣传发布信息。各个组织中设有骨干帮助组织活动和进行培训。

  (6)志愿者队伍的群体组成走向多样化。尽管现在还存在青年学生为志愿者主体的现象,但是,参与志愿活动的其他年龄阶段和职业的人数比例在逐年上升。比如,在很多国家,都认为弱势群体不可能做志愿者,但我们考察的青岛“笑姐服务团队”是一个以低收入人群作为志愿者,通过募集旧衣物以量体裁衣的方式服务城乡残疾人的团队,在他们的服务过程中,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服务对象,他们自己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服务残疾人的过程中,受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鼓励,为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增添了能量,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激发和保持志愿者的志愿动机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志愿组织选拔程序和机制不完善。当前大多数组织在选拔志愿者时,比较注意人数规模,而缺乏严格的选拔程序和机制。由此,对应聘者自身的条件,以及是否对组织高度认同,是否具有业务能力,以往的志愿经历等根本不去考察。这一点在本次调查中有所体现,在座谈中,有志愿者就谈到了许多志愿组织就像“平民团”,无任何选拔机制,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很多人加入志愿组织的意愿。同时,由于对志愿者自身的特点、特长和具体情况不了解,就容易出现在选择参加具体项目的志愿者时只能是随机临时选拔,很多时候无法选出合适的志愿者现象;反过来,志愿者不能够胜任志愿工作又会对他们的志愿服务积极性造成较大的挫伤。而且,没有选拔机制也就相当于志愿者没有相应的责任,因此,也不能够保证所承担的志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第二,社会环境机制不完善。整个社会对志愿行为的关注和认同度比较低,志愿者的许多服务意识和行为很多时候得不到社会、组织、他人甚至服务对象的认可。比如,泉城义工中有的大学生群体假期志愿到偏远地区支教,有些当地学校的管理者就认为这是走形式而不予支持,对大学生的志愿动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三,志愿者团体管理机制不完善。志愿者团体的社会和制度定位不明确,有些民间志愿组织的身份问题得不到解决。比如,在座谈中青岛“笑姐服务团队”就谈到对机构注册的困惑。其实,让民间志愿组织进行合理注册既是对民间志愿组织的一种政府认可和激励,也是提高民间组织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志愿组织中管理岗位设置的科学性问题,以及长期缺乏专职工作人员的问题也已经成为很多志愿组织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课题。比如,济南泉城义工联络站、青岛“手语角服务团队”都受到了这一问题的困扰。

  第四,志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完善。有些志愿活动在内容上不贴近现实,在形式上容易沦为形式主义或者根本不被服务者接受。比如,泉城义工中有些大学生谈到他们组织志愿者到车站帮助旅客提行李的服务项目,就出现了旅客基本上不接受,甚至认为他们是骗局的现象。

  第五,保障机制不完善。志愿者尽管不需要报酬,但是在服务过程中需要有基本保障。在当前志愿实践快速发展而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的条件下,如何为志愿者提供保险已经成为志愿组织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青岛“笑姐服务团队”本身是一个由低收入人群组成的志愿者群体,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只能用每天入保的方式解决安全保障问题,费用由志愿者个人承担,这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也会成为影响其志愿动机的重要因素。

  第六,激励机制不完善。真正能够激发志愿者内在积极性且能够保证其志愿行为持续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激励机制还呈现于局部、暂时的特点,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激励机制还未形成,因此,很容易出现某些方面工作刚做好,而另外一些未关注到的方面又影响了志愿者积极性的现象。

  第七,对于所组织的志愿活动与青年人的需要和兴趣是否结合起来的问题尚未受到关注,因此,很多青年人觉得志愿服务有简单重复的特征,座谈中泉城义工的很多大学生都提到了这一问题。

  第八,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系统追踪研究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应当逐渐形成服务前研究、服务中调整、服务后完善这样的循环研究和管理体系。

  第九,政府在政策上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要尽可能结合地方实际形成可以执行的条例。在座谈中,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尤其是志愿机构的负责人都谈到了这一问题。

  第十,政府对某些志愿组织的资金支持问题。比如大学生的交通费用问题,志愿组织在进行活动时的费用问题等,很多大学生志愿团体负责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应当关注的问题。

  四、中外志愿者动力机制的比较

  志愿服务在欧美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我们在志愿者动力机制的研究和建设中,能够借鉴欧美某些国家的做法,对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在此对中外志愿者的动力机制做出初步的比较。

  (一)志愿服务理念角度的比较

  各个国家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志愿服务事业理念理解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一系列激励措施是否能够运用及其运用程度,甚至会影响到相关政策的制定。

  中外对“志愿服务”理解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志愿服务是非营利服务, 还是义务服务的认识上。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志愿服务一般是理解为非营利服务。如西欧各国的志愿组织规定,志愿服务为非营利性服务,但不必是义务服务。志愿者可以要求、接受服务对象为其提供的基本食宿和最低生活费用。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保证志愿服务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证明了志愿服务有别于义务服务。就美国来说,对志愿服务的激励,不仅注重精神上的鼓励,还注重物质上的激励,甚至金钱上的回报。在美国,很多志愿服务是有报酬的,例如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可以获得奖学金,可以用于学费的减免。

  而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多为义务性质,志愿者无偿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志愿服务经费大都来自政府资助、社会赞助或志愿者本人义务提供。这种状况既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较强的“轻利、利他”精神,又因目前政府资助和企业赞助有限反映了我国志愿服务面临着经费严重不足的困惑,这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掣肘因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影响志愿者动力的因素。

  (二)志愿服务研究和推广角度的比较

  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对志愿者服务动机进行了研究,并已经将某些研究结论推广到实践工作之中;同时,在志愿服务理念的推广中也体现出了研究结论。比如通过研究,显示出西方国家志愿者大多认为做志愿者除了有利于社会和他人之外,也具有展示自我人生价值、提升自我素质、丰富生活经验的作用。因此,他们非常关注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个人的收获和体验。而且在宣传志愿服务时,会强调志愿者是服务提供者的同时,也是服务的受益者。

  我国对志愿服务动机的细致研究刚刚起步,因此,从志愿服务的实践到服务理念的宣传很多方面都还处于以经验为视角的阶段。这样,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会忽略志愿者的收获和感受,在志愿理念的推广过程中容易夸大志愿服务“利他”的一面,而忽视“利己”的一面。由此,容易使社会和个人将志愿服务看成是一种单方面的施予,这不利于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

  (三)志愿服务运作机制的比较

  欧美志愿者组织大都是在法律框架下建立的民间组织,多为自下而上的运作模式,体现出较强的民间性与自主性。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协会”、耶鲁大学的“社区服务中心”, 皆为民间创办,志愿组织完全是社团化运作。

  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一直按照“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的思路开展。在活动运作上,多是由党团组织自上而下发起的。党团组织的重视在促进资源整合,加快志愿服务发展步伐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带有比较强的行政色彩,会使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组织缺乏独立性与自主性,不利于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

  (四)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比较

  1、法制保障制度的比较

  国外很多国家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法制化,志愿者组织在宗旨、活动范围、管理方式、税收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了必要有效的法律保障。如德国有《奖励志愿社会青年法》,美国有《志愿服务法》,加拿大有《志愿工作法》。

  就我国来说,目前,在《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已经有志愿服务的相关规定。全国已有十余个省、市通过人大审议,出台了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或决定。志愿服务还被写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十七大报告、《中国21 世纪议程》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多个重要文件。但是相比而言,我国对于志愿者的法律保障机制相对滞后,导致出现志愿者行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自身的权益无从维护的问题,对志愿者的服务动力产生了一定影响。

  2、经费保障的比较

  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资金筹措机制。政府对志愿者及志愿组织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保证其建立合理的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并广泛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企业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我国许多现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都规定“青年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来源于:1)政府财政支持;2)社会捐赠;3)志愿服务对象的资助;4)其他合法收入”。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大多未把对志愿服务的资助纳入正常经费预算,只接受专项活动的经费申请。特别是政府在长期项目的资金保障方面,无法做到定期定量的拨款。同时,我国目前社会企业和社会人士对志愿服务的资助也不够踊跃。所以,目前我国志愿者组织存在明显的经费来源不稳定,并且严重不足的状况。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方面的费用较为紧张,直接影响了其服务的效果。

  (五)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比较

  1、评估机制的比较

  发达国家有着较长的志愿服务的历史,因此,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评估激励机制。比如,美国有很多的评估机构及监管机构,这些机构大多是非政府部门的并且是由私人基金会赞助的,但是他们的公信力却很高。

  在我国的评估机构尚不存在,即使有些评估机构也没有开展对志愿服务进行评估的业务。如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评估都是由各学校的各级团委及学生会单独进行的,然后再将志愿服务总结汇报到上级团组织。我国现行的对志愿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的管理办法,长于严格登记审核,却疏于事后监督。

  2、福利激励机制的比较

  发达国家的激励制度比较完善,都有针对志愿者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例如美国政府劝说大企业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职工提供带薪假期,鼓动大学给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相应减免学费等。

  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系统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激励机制形式单一,例如,针对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主要是社会荣誉激励机制,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广大志愿者的需要。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物质激励方式,将会降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五、我国志愿者动力机制现状的原因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中国志愿者动力现状既表现出很多与其他国家志愿者动力相一致的特征,又体现出某些方面的明显特色。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和发挥其优势,尽可能避开其不足,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文化方面

  我国志愿者动力现状的特征首先与我国文化密切相关,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在我们的研究中,我国志愿者在服务动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利他动机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志愿者动机封闭问卷中选择“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的占到90%,在志愿者动机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问卷中,利他动机占据多种动机的第二位。由此可见,利他主义是人们从事志愿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动力来源。

  我国志愿者志愿动机中以利他动机为主的状况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丰厚的利他志愿思想。孔子以“仁爱”作为君子的首要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篇中这样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曾子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是对孔子思想的高度概括,就是忠诚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墨家“兼爱”、“交利”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利、欲与义、理的冲突面前,放弃私利、私欲,选择公利、公欲,提倡的是“公利”主义的价值论。这些思想都是与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社会、不求回报相通的。

  第二,在我们的研究中,我国志愿者在服务中表现出明显的希望使自身获得提高的动机。具体表现为在志愿者动机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问卷中,在志愿活动中获得学习与提高的动机占据了第一位。由此可以看出,在从事志愿活动时人们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期待自己在志愿活动中得以提高和成长。

  志愿者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成长动机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学》指出,获得知识的方法就在于穷尽事物的原理,穷尽事物原理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不懈的学习。

  第三,调查结果显示出交往也是志愿者的重要动机,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传统思想特别重视和谐,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一方面,要求自己具有奋发有为、图强不止的精神;另一方面,对待朋友、对待外界要有宽容、爱物的精神。这两方面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道德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精神。

  第四,在调查中还显示出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他们从事志愿服务的重要动机,这也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据。儒家所倡导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对人们要有社会责任感的强调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成为志愿精神发展的源泉。

  第五, 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志愿活动中的幸福感和兴趣也是志愿者的动机之一,尤其是在座谈中,青年学生更为强调这种动机。这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在我国许多典籍中都充满了对一种完美人格的向往。比如孔子倡导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即塑造“仁、义、礼、智”相统一的理想人格。而且,“爱面子”作为中国的一种重要文化特征,使得中国人有着较强的被他人尊重的期望,因此,在帮助别人获得他人的感激后会由衷地产生一种幸福感。

  2、现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1)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人道主义的影响

  现代中国文化倡导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等都对志愿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以集体利益为基础,实行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还要节制和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集体主义强调人要以大局为重,有利于唤起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人们服务集体、服务大众的内在动力,对志愿活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强调他人利益,鼓励为他人和社会利益做出贡献。利他主义对个人道德品行和人格完善有促进作用。利他主义的核心内容与志愿文化的核心特征“利他性”相契合,能够激发公民的利他性动机,使公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第三,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强调互助友爱的和谐关系,强调救贫济困,对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道关系有重要作用。人道主义的原则正是志愿精神所要求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所在。因此,人道主义对促进志愿活动有积极作用。

  (2)和谐文化的影响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和谐文化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也与和谐文化主张的和谐精神相统一。因此,和谐文化与志愿者精神有内在一致性,倡导和谐文化,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志愿者活动的开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培养群众的高尚思想和道德情操。志愿活动的利他动机也反映了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契合点。因此,确立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志愿者活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社会方面

  1.社会群众对志愿活动的认知状况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社会群众对志愿者活动的认可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他们的服务活动中如果社会和群众给与积极的认同和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它们的服务动力。但是目前社会群众对志愿者活动的认知还很欠缺(包括志愿者在内),在我们的座谈中有的人就认为志愿者是为他人做廉价劳动力,地位不被重视,因此,做志愿者意义不大。实践中发现,多数人还把“志愿服务”简单等同于“学雷锋”、“做好事”,甚至认为是“走形式”。社会群众对志愿活动的认知较弱状况对志愿者动力的激发和维持产生了消极影响。

  2.被服务对象的态度

  在影响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上,服务对象的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服务对象不了解志愿者的活动,所以当志愿者向他们服务时,有时出现了他们不愿意接受服务的现象。比如志愿者在车站帮一些老、弱、病人等提行李时,其中的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志愿者的帮助,这极大地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动力。

  3、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地位问题

  根据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志愿者社团组织非常多,并且志愿者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行业。尤其是有些民间志愿组织,由于达不到政府制定的标准,所以无法在政府注册。由于没有法律法规上的保护,志愿者组织即使能替政府做一些实际的事情,但总归是民间的非正式团体,以致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地位认同不明确,影响了志愿组织的服务积极性。

  (三)个体方面

  1、崇德向善的心态

  正如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说,人类作为一个种类本身就存在向善的倾向性。尤其是我国,向来有着倡导人们重视内在道德修养和积极向善的文化传统。因此,在我国有着进一步促进志愿文化发展的群众心态基础。

  2、需要和价值动机

  从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是一种追求需求不断满足的动物,而人的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之分,其中,人对于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精神需求是人的动机中最强的内在动力。由本次调查数据可知,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满足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重要因素。其中,活动的自愿原则满足了其奉献动机、利他动机、幸福兴趣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活动中为志愿者提供的各种机会和激励机制满足了志愿者学习成长动机、未来规划动机、成就权力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

  六、推进志愿者动力机制建设的几点对策

  中国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中心问题。我们的研究力图结合调查统计数据对如何推进志愿者动力机制建设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便为拓展动力机制、培育志愿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用性的支持。

  (一)加强道德修养,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

  志愿精神是人道德水平的体现,志愿服务是提升人的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承。因此,加强志愿者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志愿者产生内在志愿动机。同时,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当前我国在建设志愿者的动力机制中,外在条件方面还存在很多暂时不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这时,志愿者的内在道德水平对于其志愿行为的激发和实现志愿过程中的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志愿者的道德修养,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加强志愿者道德教育中的认知教育

  众所周知,道德认知就是个体在形成道德概念的基础上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分析问题、并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志愿者只有对志愿服务有了充分的道德认知以后,才能意识到它的道德价值,才会发自内心地参加这个服务。在我们调查的志愿者团队中,明显地看到了这一点,做得较好的团队,如“泉城义工”,他们对于志愿者的道德认知是相当重视的,能使志愿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志愿服务中所担负的道德责任,并积极落实到实处。

  但我们的调查也显示,有些志愿者在道德认知方面还是有不足的,要想促进这方面的工作,就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加强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的道德认知,使志愿者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是社会所提倡的,是高尚道德的体现,因此,志愿者就会以从事志愿服务为荣,并且会在志愿服务中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2)以志愿者心目中的道德模范为教育例证,让他们了解道德模范都在做着志愿服务工作。(3)让志愿者自编一些表演节目,通过公共演出彰显他们身边的志愿者的道德魅力。

  第二,加强志愿者道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如果人们在从事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道德情感体验,比如能够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是能够让人尊重的,那么这些积极的道德情感就会对其道德行为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道德情感的产生与所从事活动的意义、兴趣性、成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有关,因此,在志愿者道德情感教育中,应当重视使志愿活动尽可能具有上述特征。志愿者动机激发中道德情感的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得到了体现。在志愿者封闭调查问卷中,选择志愿活动要有意义的占到93%,在志愿者封闭与开放结合的调查问卷中,当问及志愿者最看重的志愿服务项目特征时,选服务项目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的占42.6%。在一些志愿者团队中,如泉城义工,他们就非常重视志愿者的感情,不同技能的人分到不同的团体,在适合自己兴趣的服务中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热情。由此可见,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对志愿者而言,是相当必要的。为此,就要注意做到:(1)培养志愿者的兴趣,让志愿者带着兴趣去参加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2)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工作中都有自尊的体验。(3)通过社会、志愿者所在单位、家庭等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的肯定和赞赏,使志愿者充分体会志愿服务的道德情感特征。

  第三,加强志愿者道德教育中的行为教育

  志愿者的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强化志愿者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行为。座谈中,被访谈的志愿者大多数都提出了加强对志愿者行为教育和管理的问题,认为有些志愿者在服务中不负责任,甚至未完成志愿活动就退出,这些都是志愿行为需要加强的表现。加强志愿者道德教育中的行为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对于志愿者的道德行为给予足够的关注,必须详细记录他们参与活动的次数与时间长度,对他们的辛勤努力要充分的肯定。(2)必须让志愿者参与到各种志愿活动的管理之中, 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参与策划的机会, 要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进而提升志愿者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比如在与泉城义工座谈时很多人都提到了这一问题。再比如“善小”志愿服务活动,用这一方法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每个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听取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志愿者充分发挥主体性,并反复锻炼、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

  培训是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前的重要准备阶段,是志愿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并保持持续不断动力的重要保证。调查显示,目前志愿者机构还不能完全按照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分配任务,因此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是保证志愿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志愿服务的培训既有助于志愿者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也可以使他们对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更有利于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我们关于志愿者对培训是否满意的调查中显示:非常满意的占7.1%,满意的占60.9%,不满意占20.8%,很不满意的占6.1%。可以看出,志愿者对于培训是基本满意的,但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就要注意:

  第一,志愿组织机构要建立长期、规范化的培训机制,以保证培训的衔接性。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志愿服务机构在这方面都存在明显问题。特别是社团负责人及志愿者骨干要及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激励,在遇到一些普遍问题时,要组织志愿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同时,及时的激励,对化解他们在服务中产生的情绪也非常重要,是保持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好办法。比如在座谈中,青岛“新市民之家”的负责人和志愿者都与我们谈到了运用这种方法的重要性。

  第二,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例如,邀请专家举办高质量的专题讲座,拍摄专题视频短片展开宣传教育,邀请优秀志愿者举办经验交流会等等,这些培训可以使志愿者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有利于志愿者服务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他们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学习和成长机会的需要,可以较好地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志愿者培训的考核体制。这样,一方面能够促使志愿者看到自己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启动志愿者的竞争和压力意识,以激发他们潜在状态中的积极性。比如,青岛的“手语角”服务团队在这方面就迈出了较为成功的一步。他们对参加手语服务的大学生制定了手语考核的初级、中级和高级级别,考核合格发给他们等级证书,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

  第四,建立培训过程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各种不同技能的志愿者要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志愿服务培训计划和档案,这样有利于志愿者体会到服务管理的正规性,增强志愿组织的公信力,激发志愿者的服务动力。

  (三)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志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激励机制是志愿者动力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贯穿志愿服务活动始终的重要问题。在座谈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志愿组织都缺乏长期的激励机制。同时,志愿激励机制建设是一项需要社会、政府、志愿组织、志愿者个人、被服务对象共同努力建设的一项工程,志愿服务中各个相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一,从政府方面来说

  1、要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资金保障是志愿者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志愿者组织本身没有资金,只是在开展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时,才由单位临时拨付一定活动款项,或由各单位、各辖区居民临时筹措一定经费。而且这部分经费大多只用于活动本身,没有更多的经费用于培训、表彰等激励措施中,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了某些服务群体的积极性。座谈调查中,几乎所有志愿者和组织负责人都谈到这个问题。为此,建议政府在每年的公益性财政支出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设立基层专职管理服务岗位,以更加有效地组织志愿者开展基层志愿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关心志愿者,激发和保持志愿者的积极性。

  2、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出台具有执行力的相关政策,对向志愿组织提供资金支持的个人和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志愿者组织本身也可享受优惠。这样可以调动个人、企业和志愿者组织从事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3、要在宣传上给予大力支持。研究中发现,志愿者和被服务对象对志愿理念和精神的理解影响着志愿者的志愿动机和被服务者对于志愿服务的态度,而被服务者的态度对志愿者的积极性也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我们的志愿动机维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被社会和群众认可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成为他们积极参与志愿行为的最大动力。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精神和具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第一,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使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第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周活动、志愿者征文比赛、主题论坛、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征集等系列活动,精心创作推广一批以志愿者服务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和一批调动人的爱心和情绪的歌颂志愿精神的歌曲,努力形成独特的志愿者文化。第三,注重把志愿服务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各类市民教育活动中,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实践,让人们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增强志愿服务意识。第四,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文化站和橱窗专栏、通俗读物、文体活动,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教育,让社会和群众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参与渠道,能够促进社会和群众对志愿活动的认可和支持。第五,根据实际增强志愿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精神的宣传过程中,要注意宣传对象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特征,使宣传更具有针对性。比如对年轻人来说,在多种媒体中可以让他们崇拜的偶像作为形象大使亮出他们的志愿者身份,可以通过青年人的模仿,激发他们的志愿服务积极性。可以制作统一的志愿服务标志,能够增强宣传力度。比如泉城义工就有团队统一的标志;奥运会期间为志愿者制作的标志服装也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第六,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工作网络综合平台。把志愿者的组织机构、志愿者注册、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管理、志愿服务心得,志愿服务信息、志愿者奖励认证、志愿者相互交流等信息放入网络,建立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和志愿者信息库,依托网络发布志愿者招募、需求及各类服务信息,为志愿者提供多元的社会参与机会。这些网络方法的运用不仅使人们易于获得志愿服务信息,而且可以使年轻人觉得志愿服务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从而可以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第二,从志愿者组织方面来说

  1、要建立和完善志愿者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调查中发现,当前的志愿者组织尽管已经重视到了建立志愿者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的重要性,但是,科学的具有长效性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说:一是要注意针对普通志愿者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有条件的志愿者团队要开展志愿者星级评优活动,给予分级奖励。二是要针对志愿组织负责人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三是要针对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比如要对优秀公益实践项目活动进行年度考核评比,对绩效出色的项目进行命名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或物质奖励。还可以运用如下方式进行鼓励:比如将工作认证带到简历上、定期在社团中进行评优、评先活动,通过口头等方式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鼓励。领导进行看望、鼓励和支持,如山东理工大的一名全运会志愿者谈到,第一天他在岗上服务了6个多小时,感觉很累,志工部领导前来慰问,这件小事让他很受感动,此后的志愿服务他表现一直很好,并多次评为“每日之星”。

  2、开发资源,合理利用。要开发和争取各类社会资源参与进来,因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志愿者组织不仅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在人力资源方面也非常紧张,这不仅影响了某些志愿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为此,要积极倡导政府官员、公务员、社会杰出人士等参加志愿活动,为志愿服务事业出力、出钱、出主意,带动其他社会各阶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还要注意吸引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社会群体加入进来,从而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在方法和理念上的更新。特别要注意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比如针对目前志愿者服务层次、服务兴趣的个性化要求,组织可以尝试通过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来报名注册服务意向、发布服务项目,以实现志愿者服务意向与志愿服务项目的有效对接,提高志愿者的服务兴趣和积极性。

  3、组织和社团的一些活动要尽可能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结合城市的发展确定主题和内容,使得志愿服务更好地服务城市,并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在工作中尽早成为政府注册的社团组织,这一身份的取得也有利于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比如青岛的“新市民之家”这一民间志愿组织就不断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发现新市民新的需求,根据政府和社会的需求不失时机地调整自己的服务战略,改进服务项目,使得新市民之家能够始终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满足新市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志愿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和感激使得服务的志愿者获得了尊重和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其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4、制作团队的标志和歌曲,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比如“青岛微尘、”“新市民之家、”“笑姐团队、”“手语角服务团”都创作了显示爱心和团队特征的歌曲和醒目的标志,提升了志愿者的归属感,获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同时,在组织中要注意增强负责人个人魅力、组织魅力、同伴魅力、活动魅力,因为在调查中很多志愿者认为上述方面的魅力也是激发志愿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很多志愿者参与和继续志愿活动都与对组织及其成员的感情有关。

  5、用多种方式使志愿者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增强群体凝聚力,有利于志愿者动力的保持。比如,尽可能地为志愿者争取一些“享受城市”的机会,如发放博物馆参观券等。也可以在志愿者生日时组织表示祝贺并倡导志愿者相互祝贺。还可以举办答谢志愿者的定期聚会。青岛的“新市民之家”用这样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凝聚力,在座谈中,有的志愿者直接回答他做志愿者的动机就是感觉“新市民之家”像一个大家庭。

  6、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组织倡导社团成员之间互相支持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受到挫折时,若能得到社团和其他成员的支持和鼓励,就能够促使其继续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还与区、街道、镇等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争取他们对志愿工作的支持。这种沟通可以促进居民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参加志愿服务,另一方面,作为被服务对象,它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和支持会成为志愿者服务动机的重要激发和维持因素。

  7、机构负责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当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了服务而被服务对象没有感激志愿者时,机构负责人要代表组织给予感谢;当志愿者工作中出现一些小问题时,机构负责人要首先承担责任,并使问题得到解决。机构负责人的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避免志愿者动力受到挫伤,另一方面,会增强负责人的魅力,具有进一步激发志愿者积极性的作用。

  第三,从志愿者个人方面来说

  1、把志愿服务中的利他与利己动机结合起来,实现在助人过程中个人得到提升和发展。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志愿者的动机表现为利他和利己相结合的状态,而且,利己动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积极的利己动机恰好是能够保证志愿者积极性持久的内在动力。

  2、要学会锻炼自己的耐心,挑战自己。因为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很快,但从社会氛围和群众的认知程度来说相对滞后,因此,很容易遇到被社会和他人不理解的状况,如果志愿者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状态,就可以避免出现动力被挫伤的状况。

  3、在服务过程中,要善于找到服务对象的兴趣点和需要,并注意增强个人的沟通和服务能力,有益于得到被服务对象的认可,对志愿动力的维持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在与“泉城义工”的座谈中,有的大学生志愿者谈到组织到车站帮旅客提行李的志愿服务时,旅客还以为他们是骗子,这就是由于志愿者不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引发的情况。

  第四,从社会层面来说

  社会各方面对于志愿者的认同很重要,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志愿者最重要的是精神动机,其中认同是基础性的精神奖励。在座谈中,很多志愿者都谈到因为不被认同而挫伤自己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为此,要特别注意:

  1、加大志愿精神的宣传力度,拓宽多种宣传渠道,使群众了解志愿活动的性质和意义,通过宣传使群众了解志愿服务是一种高尚的助人活动,而且帮助他人的人可以优先在需要时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帮助,促使他们认同并支持志愿活动。

  2、丰富志愿活动,使内容多种多样,吸引群众参与和享受志愿服务。同时,政府和社会要对志愿服务进行公开的正式认可和肯定,并推出部分服务品牌,这样受援助者才更放心接受服务。如果志愿者的服务能够得到援助者和社会群众、政府的肯定,是对志愿者最大的鼓励。

  3、深入开展社会应急方面的服务与宣传,如在社区开展防疫、防水、防火、防震、防治重大疾病的宣传和培训,这些都是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容易使他们接受志愿服务和宣传。“泉城义工”中有很多这方面的服务项目都做得比较成功,这种成功感又增强了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

  4、要使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贴近基层和群众。可以多组织家电维修服务队等走进社区和农村,切实为老百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容易得到群众的认可。在“泉城义工”中就有一支这样的老年志愿服务队,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帮助群众办事情,使他们很有成就感,服务的积极性一直很高。

  5、在我国的各大城市、旅游景区组织大批志愿者为游客做向导,使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也会使志愿者感到这种工作很有意义,以增强其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6、加大对农村群众科学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服务,使志愿者的活动更广泛更深刻地影响农民群众,也使志愿服务更具有实效性。因为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农村等地志愿服务发展较慢,而农村又是一个需要志愿服务,也能够使志愿者充分感受到被需要从而激发其积极性的场所。

  (四)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顺利进行

  在座谈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志愿者尤其是志愿机构的管理人员都认为健全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第一,政府要加快立法,完善法律制度,规定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义务,明确志愿组织、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对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以保持志愿者的积极性。一是国家要加快相关志愿者立法的步伐,为志愿服务建立法律保障。在本次调查中,认为“政府不够重视”、“志愿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达到了39.6%和49.1%,因为基本权益没有得到保障,使很多志愿者感觉自己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因此,志愿者法律的缺乏是志愿者动力机制很重要的障碍。二是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具体法规,来补充国家立法的不足。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地方都没有专门的法规来维护志愿者的权益。凡是地方政府有专门的志愿者保护条例的城市,志愿活动都开展的比较多而且运行的十分成功。淄博市政府出台了《淄博市志愿服务条例》、《淄博市社区志愿者联合会章程》等政策法规,极大地保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涌现了诸如善小、顺意等闻名全国的志愿者服务组织。

  第二,政府加强对志愿事业的资金支持,并倡导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调查发现,所有志愿组织都存在资金缺乏问题,这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志愿者动力的重要因素。

  第三,开拓志愿服务资源,提供物质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志愿者组织普遍存在着物质缺乏的现象,比如说场地和基础设施的缺乏。一些社会上的民间团体没有自己的活动场地,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场地都没有,在组织活动时,都是临时集合,这种现象影响了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动力。

  第四,加强志愿者组织间的沟通联系,相互提供支持和帮助,实现志愿者积极性的相互激发。比如,泉城义工是泉城志愿者的联合体,他们实现联合后,便发挥出了很大的规模效益。

  第五,建立志愿者生活的保障机制。志愿者都是不图报酬的义工,大学生志愿者占据了人数的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每个人的生活费用都比较少。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渠道满足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条件和生活保障。

  (五)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志愿服务行为

  中国的志愿组织还处在政府行为较多,民间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少的状态。在未来的志愿服务管理中,政府应采取更为自主化的措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聪明才智和能力,激发志愿者的服务动力。在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中,主要从几项工作抓起:

  第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通过召开志愿者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志愿者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使管理办法达到科学、规范、合理,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

  第二,逐步实现分类动态管理,完善志愿者注册体系。对所有注册志愿者,依据服务意向和特长,分组建立数据库,并根据类别对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这种激励方式会使志愿者感受到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被重视性,由此,能够促进志愿者的服务动机。

  第三,设置志愿服务卡并实行持卡上岗。所有注册志愿者均由志愿者协会统一发放志愿服务证和志愿服务卡,持证件上岗参加志愿服务,使志愿者体会到身份的被认同性,以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强志愿服务的动力。

  第四,实行志愿服务的追踪统计制度。志愿者每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均有志愿者协会对服务时间、地点、内容进行认定,作为管理和考核依据,这种管理和考核有助于他们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动机。

  第五,对志愿者流动性大的问题,要采取梯队建设的纳新方式,每年吸收新的志愿者,然后进行培训,形成固定成员、老成员、新成员这样的梯队团队,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第六,对模范志愿者机构,政府要大力推广和宣传,使得其他志愿者团队能够学习先进经验,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服务动力。

  (六)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志愿精神

  加强宣传教育,既是普及志愿精神,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浓厚氛围,保持志愿者持续动力源泉的重要途径。要特别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第一,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志愿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形成利他动机,培养志愿精神。而且,家长要身先士卒,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有些家长已经重视到了这一问题。比如青岛“笑姐服务团队”在招募志愿者时,明确提出了父母带孩子参加志愿服务的好处,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学校是开展志愿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把志愿精神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益处,增强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

  第三,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新闻媒体是弘扬志愿精神的重要渠道,容易促进人们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从而促使群众激发出志愿服务的动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青岛等地一些志愿活动开展的比较好的组织,都注重发挥媒体和网络的宣传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师范街75号省直机关民心广场办公楼2200室
    邮编:050011
    电话:400-6020-699 
    传真:0311-87801251
    邮箱:zyfwgz@126.com
    户名: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开户行:民生银行石家庄维明大街支行
    账号:1003014400000659